返回第十三章 也古(上)(2 / 2)边郡箭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于是赵汝凡招集本地大户议事,杀气腾腾的提出让各位借粮渡过难关,民兵们一个个持刀带棍,吓得这些大户面如土色,想到刚当初被高俊支配的恐惧,纷纷同意借粮。

这么两项加起来,赵汝凡手中有了近一千石粮食,暂时性的松了口气。

尽管自己的粮食不足,赵汝凡给军兵的给养还是在竭力供应的,段钟挨个检查搬上船的箱子坛子,面粉、粟米、大米、咸菜应有尽有,又打开了一口箱子,段钟惊讶的“哎?”了一声,这里面装的都是大块的肉,色泽金红,看不出是怎么做的。

“这是高郎君说过的烟熏肋条,确实非常容易保存,吃起来味道还不错,这次也给军兵们改善一下伙食。”

上次与时全彭义斌作战之后,高俊主持的战后总结提出一点:要开发出便于在作战时使用的方便饮食,以免军兵们在战时吃的还不如平时,这款烟熏肋条事实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方便培根,高俊提出来使用的。

最好的部位用来制作培根,剩下的部位则做成了腊肉,都是高俊二人提出的处理方法,肉食果然保持了一定的质量和味道。赵汝凡惊讶不已,前朝以来,除去东坡居士之外,还没听说哪位名人特别擅长做菜的,高郎君真了不得,这些东西也一并解送前线。

送走段钟之后,赵汝凡再度下令,鼓励全县百姓踊跃捐献,安抚流民。

小山墩堡,北寨,阿兰家。

“阿兰姐,阿兰姐!”一个女子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把还坐在炕上的阿兰吓了一跳。

“妙儿?你怎么来了?”阿兰看清了这个女子正是她的好姐妹,当初被僧虔救下来的周妙儿,不由得又惊又喜,上次周妙儿在这里住了十几天就回家了,这次怎么又来了?

“阿兰姐,你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难怪不知道消息,高郎君从河北搬了上万灾民过来,现在都在寿张城外窝着呢!”

“有这等事?”阿兰果然一点都不知情。

周妙儿摇了摇头:“我听说,赵先生在寿张城内发了榜文,要居民踊跃捐献,共襄磨难。阿兰姐,要说起来你也受过高郎君不少恩惠,上次还是高郎君为你出的头,现在高郎君有了困难,咱们不该袖手旁观吧?”

“那是当然。”阿兰从床上下来,搓着双手。“家里还有六七石粟米,捐去五石没问题的——妙儿,你替我走一趟吧。”

周妙儿的粉脸上露出拒绝的表情:“不行,阿兰姐,你必须跟我出去走走!”

“我……”阿兰还想说些什么,突然又进来两个女孩,一左一右的夹住阿兰:“阿兰姐,跟我们走吧!”

“你们是谁呀,我不认识你们俩!”阿兰叫着,被三个女孩子直接带出了门,周妙儿在后面推着阿兰的背,笑嘻嘻的说:

“阿兰姐,光捐粮食是不行的,咱们还得劳心劳力呢,现在附近的安置点没有擅长施粥的人,咱们可以去干这个活呀。省得你天天在灵堂里面敲木鱼,我听的都心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