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书信频频(上)(2 / 2)边郡箭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早了吧,儿郎们刚刚急行到这里,还没有休息整顿呢。”

“现如今他既然已经知道我和时全打算攻他。我是担心万一高俊冥顽不灵,决心和咱们战场相抗,必然会向寿张、阳谷两县求援。如果让他先占据寿张,得了粮草人马,就难以为我们制服。”

“不错,咱们先占据寿张,和当地的大户打好关系,攻打高俊的时候后方就不用愁了。”李参议点点头,放下书信,首先草拟了开拔的命令。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正在梁山坡湖畔休憩的红袄军军兵们整齐队伍,安静而主动的排成长队,继续向北进发。他们的武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初秋的土地上仿佛碎了的颇黎。

彭义斌信交给一名会骑马的军兵,快马奔到押剌百户那边去,然而这名军兵在寿张就被拦了下来,何志也留在小山墩堡,而高俊率领部队已经进入寿张,开始备战。

寿张县乡野的居民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部分早就受够了官吏压迫,准备敲锣打鼓箪食壶浆的欢迎红袄军;一部分则是常年受忠君爱国思想的浸染,准备组建义兵和乱贼血战到底;但绝大部分人则既不愿意为朝廷卖命,又不敢用全部的身家性命来赌彭义斌的人品,这些人自然欢迎高俊。

高俊直接打出了“保境安民”的旗号,四处张贴告示、拜访乡老,镇抚民情,同时也征集了不少粮食器械,以及部分敢战的义兵。

寿张县整整一天没有开城门,城墙外聚集百姓数以万计,但是张通古已经下了死令:擅开城门者杀无赦。城外无数村民哀嚎求救,请求张县令发发慈悲,打开城门让大家进城避难,但是县尉亲自上城巡视,根本不打算理会城外居民的请求。

高俊再派出使者前往各个村子,镇抚地方之后,还是劝说聚集在县城之外的村民回家。让人相信了高俊,他们推着小车,抱着鸡鸭,返回了自己的村子,但还有数千人决心在城外等待张县令的慈悲。

高俊也没法子,只能先管理好其他地方,仅仅一天的功夫,高俊的地盘扩大了三倍,掌握了三万多的人口,并且征集了近千名敢战的义兵为军,山东也有不少像靖安民一样的人,他们手下的义兵倒也不是不能用。但是高俊的想法不是欣喜,实在是太累了,这两万人才是小半个寿张,但已经根本管不过来。

高俊不得不承认,对待百姓上,自己并不比彭义斌强出来多少,之所以能够赢得寿张人望,纯粹只是因为自己早来了一步。如果是彭义斌抢先一步到达寿张,那么这里绝大部分人可能就会支持他了。

“敬人事,听天命。”高俊自我安慰一下。

这封信层层辗转之后,交到了高俊手里。

“押剌百户亲管高俊台鉴:

神州板荡,方显有德,赤县离乱,终归真命。金贼祸国,天地可知,夷狄贪狡,你我亲见,千言万语,不得掩饰其一也。

高兄为政,确有成效,退地为民,实则不虚。以至于癃老耸观,幼稚感泣,四方称赞,六军归心,彭某亦甚为敬佩。然寸土德政,不掩中国之酷祸;一乡恩情,难抵万民之悲哀,高兄岂不知哉!

彭某本泰安草民,遭时乱离,遂居草莽,乃行绿林。位卑而浅,仍怀以忠义之心,德寡且陋,终不忘故国之誓。某能如此,兄岂不知?某知兄有顾虑,不得其心,此行愿劝兄早作思量,兄亦慎之。

彭义斌谨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