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亏大了(2 / 2)映今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请皇上以国事为重!”那些官员跟风齐声喊道。

朱厚照听到他们说“以国事为重”就心烦。下令将船停在岸边后,那几大篓子鱼就被抬到了岸上。

看着跪了一地的官,他现在不说平身免礼,没一个敢起来。朱厚照笑着说:“诸位爱卿不错,还知道劝朕以国事为重。不然朕还以为你们只会在这南京城里面混日子呢。”

听到皇帝这番话,有些尚存羞耻心的官吏,纷纷低下了脑袋。

在南京的这一套班底,大部分可不就是混日子的嘛。

朱厚照继续说道:“朕一路南下,经过山东一带的时候,很是心痛。这连年天灾外加闹贼寇,那里已经是民不聊生、灾民遍地。唉,好好地大明怎地就变这般模样了?朕这大明莫不是要亡了?”

没有人敢搭这个话茬,说不好那就是大逆不道。

这时候现场一片安静,甚至连鱼篓子里那些鱼的蹦跶声都能听见。

李牧站在旁边,看了看曹仿,觉得这人应该可以好好培养一下,于是照着他的屁股踹了一脚。曹仿猝不及防之下,一下子扑在了朱厚照身边。

朱厚照假装没瞧见李牧踹了曹仿,他笑着对曹仿说道:“曹爱卿,难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曹仿懵了,怎么个情况,自己被坑了。

李牧在一旁没事人似的,说:“曹大人,皇上问你话呢。”

“啊!皇上,英明神武的皇上。在您的带领下,大明必定国祚永存。那山东的事情不足为虑。”

曹仿说的都是实话,山东那边虽然老百姓过得确实不咋地,但远没有朱厚照说的那样严重。

李牧蹲在一个鱼篓子旁边,看着里面的鱼儿,他咳了一下,“曹大人,想清楚了再说。”

曹仿立马明白了李牧的意思,他又说道:“在英明神武的皇上和尽心尽责的臣子的共同治理之下,我大明定当是福泽苍生、百姓安康。但那山东河南连年灾害不断,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等愧对皇上的重望。所以,臣请皇上为山东河南一带的百姓筹钱赈灾。”

朱厚照笑着说:“大家看看嘛,这曹卿家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一门心思想着贫苦的百姓,有臣如此,我大明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但是,曹爱卿啊,这筹钱可是难事。不知你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曹仿跪在那里回答说:“皇上,臣愿意出五百两认购皇上所钓的一条鱼,就当做为灾民们捐款了。”

“哈哈哈哈,这才对嘛。”朱厚照笑的非常开心,“曹爱卿快快请起。”

随后朱厚照转过头说道:“大学士,快给曹爱卿拿鱼啊。”

李牧没有动静,还蹲在鱼篓子那里看鱼。

“问天阁大学士,快点。”

李牧这才反应过来,他差点忘了自己现在也是大学士,“啊,好的。”李牧手脚麻利的将最大的一条鱼放在了一个竹编的小筐子里面,递给了曹仿。

可是曹仿身上现在没有银子,他假装从兜里掏了下,面露难色。

李牧靠近曹仿,悄无声息的将几张从曹仿身上抢来的银票塞了回去。

曹仿拿出银票,又一下子塞到李牧手中,“这多出来的银子,也一并捐给灾民吧!”

这出戏看得那些官员们全都傻了,感情皇上这是要卖鱼,还打着赈济灾民的旗号。

朱厚照对着那些官员说道:“诸位爱卿好好想想,不要吝啬那点身外之物。多学学曹爱卿,处处为灾民着想。你们在这南京城里吃香的喝辣的,可那些灾民呢,吃糠喝稀呀!”

得了,认栽吧。瞧今天这阵势,不买鱼休想起来。

那些官员于是全都按照五百两的价格,认购了一条鱼。到后来,李牧连一条小虾米都卖出了五百两银子。

朱厚照坐在椅子上,喝着凉茶,心满意足的看着那份卖鱼的记录。虽然赚的不多,但积少成多嘛,照这样下去,来江南这一趟准能大捞一笔。

可就在他心满意足的时候,南京礼部尚书石瑶走过来说道:“皇上,刚才臣在心里默算了一下,诸位大臣总共筹银十万六千五百两。还请皇上派专人将银两送往灾区,不要被小人所侵吞。”

朱厚照听罢,一口凉茶全都喷了出来。千算万算,没算到这里有一个更会算计的。他心想,你丫的一个礼部尚书,那么会算账做什么?

“好,朕就派你亲自将这些银子兑成粮食,押往灾区!”

石瑶立马扣头说道:“臣必定不负皇上所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确保灾民都吃得上饱饭。”

亏了,亏大了。半天的努力全都化作了泡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