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黄兄弟有何指教?”太史慈问。
“指教不敢当,子义觉得,大丈夫生于世,当以何为重?”黄胜问。
“仁,义,信,孝,忠。”太史慈道。
“好,子义学武,有什么志向,可否说与我听听。”黄胜问。
“若有机会,我想投军,驰骋疆埸,立不世功勋。”太史慈道。
“好,我志向与子义相同,不知,我能否有幸成为子义朋友?”黄胜道。
“我也喜欢结交豪杰之士,你我相见即是有缘,从今以后,黄兄弟就是我太慈史的朋友了。”太史慈道。
“子义真是快言快语,实不相瞒,我乃是乐安郡太守,心中想做大事,可惜势单力薄,身边没有能人相助。”黄胜开门见山。
“噢!你就是那个刚上任不到两月的乐安太守?!”太史慈有些吃惊。
“子义最近去过乐安?”黄胜问。
“没有,只是传闻乐安有个新上任的年轻太守,上任第一天就把赋税减半,还许诺给百姓发粮种,东莱都有些百姓说想搬家去乐安了,前番未曾留意姓名,想不到这个太守竟然就是黄兄弟,真是失敬。”太史慈抱拳道。
“哪里,我只是想为百姓多做些事情,怎奈势单力薄,故而遍访天下贤才,共图大业。”听到太史慈还是叫自己黄兄弟,黄胜的心中稍安,要是改口叫太守大人,那说明太史慈对黄胜并没有好感。
“子义可听说过太平道?”黄胜话锋一转。
“太平道,当然听说过了,据说这个这太平道的弟子遍布天下十三州,不知是真是假。”太史慈道。
“如果我说,不久的将来,乱天下者,必是这太平道,子义相信么?”黄胜问。
太史慈吃了一惊,道:“黄兄弟,太平道耳目众多,这话要是让他们听到,恐怕对黄兄弟不利啊!”
太史慈想了一下,又问:“黄兄弟怎么断定太平道一定会造反?”
黄胜一脸严肃的道:“我现在无法解释这个事情,我想问子义一句话,要是太平道起事动乱天下的时候,子义能否来乐安助我一臂之力?”说完,无限渴望地等着太史慈的反应。
太史慈低着头沉思了良久,道:“好,我知黄兄弟非常人也,再过一两年,等我学艺有成,就去乐安。”
“哎呀子义,若有子义助我,胜一万雄兵啊!”黄胜高兴得有点失控,这是自己招揽到的第一个武将啊!而且还是太史慈这样的超级猛将,虽然现在还未正式表示效忠自己,但是有了太史慈的这番话就足够了,太史慈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食言的。
“呵,黄兄弟言重了。”太史慈谦虚的一笑。
“哈哈哈哈,子义,今天可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们找个地方一醉方休,如何?”黄胜难以控制心中的激动。
“好,恭敬不如从命,我乐意奉陪。”太史慈也很高兴。
二人到村中酒肆,卫图他们坐一桌,黄胜和太史慈对坐而饮,边喝边聊,黄胜从自己在卫村到乐安如何发展全都跟太史慈说了一遍,太史慈颇受感慨,心中亦是对黄胜敬佩有加。
黄胜突然想到一件事,便问太史慈:“子义,不如你和你母亲迁往乐安,大家相互有个照应,如何?”
太史慈道:“这样啊!我得问一下我母亲的意见。”
“好,这是当然。”黄胜并不抱多大希望太史慈母亲现在同意搬去乐安。
又聊了良久,太史慈道:“我平时都是这个时候回家吃饭,我母亲现在肯定等急了,我先回去了,黄兄弟,我们下次再会。”
“好,子义回去吧,我在乐安等候与君相会。”黄胜道。
“告辞。”
“后会有期。”
辞别了太史慈,黄胜再无心逗留,当天便启程回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