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一条捷径(2 / 2)单问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多余?现在这里可是风水宝地啊。阿里巴巴知道不,马云知道不,就在余杭。我来给你讲讲历史”。张凯想找把蒲扇,装作老先生的模样,可是手上只有一把矛。他就咂了一口茶,有模有样地,慢慢讲起了历史。

“相传4000年前,大禹治水,从黄河来到此处,弃舟登岸。我现在估摸着,这大禹所登陆点,是不是就是一个堰塞湖的大坝?

反正自此,此处就改名为“禹航”。千年后,“禹航”谐音变为“余杭”。历史上,也是先有余杭,再有杭州。大禹治水成功后,会盟于会稽山,就是在今天的绍兴,离这也就两百里地,大禹陵就在那边。当年大禹弃舟登岸后,留下他的一个儿子负责管理船队,这个儿子的后代以后就改为“杭”姓。这段《百家姓》里就有。杭州,我估摸着,就是这么来得!”

“大禹不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嘛,哪有这么多儿子”?何杰对这些传说还是带有七分怀疑。

“传说毕竟是传说嘛!”张凯也笑了,“这个‘余’字,有些专家认为,是古越国的一个称呼。你看,这里叫‘余杭’,几百里外的宁波有个‘余姚’,就王阳明和余秋里的老家,你知道吧?杭州还有个萧山区,萧山萝卜干知道吧,萧山的古名叫‘余暨’,估计和今天绍兴的诸暨,原来就是一家。现在这两家还在争西施到底是哪里人!

余杭、余姚、余暨,有人说,这个“余”就是大禹的“禹”。但也有人说,这“余”,其实是舜虞的“虞”。就是那个“虞姬,虞姬,奈若何”的“虞”。甚至还有人论证,虞姬其实就是浙江人。

但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大禹治水有没有来过这里,我们还真没有证据。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就是50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们已经在造大坝了。而我们,将有幸见证这一古代工程的奇迹。

你们想象一下,现在地球的另一侧,古埃及人正在造金字塔。想想都兴奋!”张凯是越说越开心。

“这么说来,我们确实有机会见证这个古代工程奇迹了。而且,我们将有幸参与这项工程。”原来,大祭司曾经跟玉公主说过,这个工程将由未来的大祭司来主持完成,可能会耗去几代人的时间,就像良渚王城那样,已经建设了几十年了。

商人辛说的没错,这果然是一条捷径。

从玉作坊出来后,舟队穿过了一片竹林后,就进入了一个小峡谷。看得出来,水位上涨了不少,原先的河边芦苇矮树,现如今已经沉入水下。

彘小心翼翼地驾驶着。八人大舟吃水深,容易撞到水下的树杈。这不驾船的何杰、张凯等人,则兴致勃勃地欣赏起沿途的风景。

没有遇到大鳄,没有遇到群狼,只有鸟鸣山更幽。

对于自然界突如其来的巨变,动、植物们的反应往往是被动的。我们常常说适者生存,有时候却应该说幸运者生存。只有那些逃过一劫的,才有机会去适者生存,接受大自然的挑选。

而人类不一样。虽然也常常在大难不死后去接受大自然的选择,但人的选择却是主动的。

我们一方面去接受着大自然的选择,一方面去选择改变着大自然,让它变得更加的友好。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走了歪路。但只要人类的科技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放弃眼前这个大自然也是可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