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山谷之夜(2 / 2)单问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有专家提出,在新旧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还应该加一个玉器时代。

但也有专家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玉虽美,但依旧属于石头,并没有跳出石器时代的范畴。”

张凯说的没错。良渚的玉器制造工艺确实在后来失传了。

到了后世的公元前一零三五年,四川盆地的金沙古国里,在一家玉作坊内,一位身着邋遢的年老技师暴躁地打翻了工作台,然后沮丧地跪在地上,各种金属工具散落一地。

尽管有了先进的工具,有了西到昆仑和田、南到两广云贵送来的美玉,穷其一生的时间,也无法复制出精美的良渚玉器。

后世在金沙发现的玉琮,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远差良渚的玉器。如果把良渚的玉琮比做大师的杰作的话,那么金沙的玉琮只能算是一个刚入门学徒的实习劣作了。

到了公元一零二九年,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北宋时代。在富庶的苏州,有一个严山玉器窖,工匠们以良渚玉琮为原型,打造出了一只只琮式瓶,但离高精度复制出良渚玉琮依旧相差很远。

公元一七六七年,紫禁城内。经过大臣们几天的激辩,乾隆皇帝认定,手头的这些精美良渚玉器应该产自于秦汉。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到了秦汉之后,人们才能掌握如此精巧之技。

为了迎合乾隆的审美观,工匠们抹掉了多个玉璧和玉琮上的“多余纹饰”。他们还把几块玉璧镶嵌了木壳改成了屏风,在一个玉琮内嵌入了铜胆做成茶叶筒,里面刻上了《咏汉玉辋头》。

乾隆的老子雍正要是知道了这些,他会怎么想?

又到了公元一九七三年。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考古人员在一座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璧等玉礼器。自此,几千年来笼罩在良渚玉器上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撩开了。

张凯虽然有时候看上去不太正经,但要问起谁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众人当中非他莫属了。

在大家的夸奖之中,他倒有点不好意思了,“看多了,所以记得牢!”

其实,除了陈芳和何杰,其余人等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只是在依着玉公主的眼色行事。看到玉公主很欣赏张凯,他们便觉得张凯确实了不起。

尤其当他们听说,何杰和张凯成为亲兵,是玉公主寻到了神的旨意,更对二人尊敬有加。

原本三人还会顾忌在众人之前的谈话,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几次的交谈后,他们发现,包括力和猛在内,大家并不介意他们谈什么。反正也听不懂。他们甚至希望自己也可以在玉公主面前好好表现。

而坐在一边的影,也觉得张凯此人非同寻常,并且正在自己面前竭力地表现。

这点小伎俩,她在众多年轻的男猎手那里见多了。但眼前这位,虽是亲兵,但又不像身边那些大大咧咧的莽夫。

张凯发现影终于在看他了,内心不由激动起来,竟然哼起歌来:“你笑起来真好看,好像花一样……”

这一下,大家都惊呆了。琢瞪大了双眼,她好想拿出玉笛,吹奏一番。

好听的音乐大家都喜欢,不管是在公元前二九八一年,还是在公元二零一九年。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半日之前,她们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半日之后,她们酒足饭饱之后,欣赏起了音乐。

山谷的夜晚,月光从芦苇荡这边,慢慢地移到了竹林那边。影看到竹林的草丛里有两只绿油油的小眼睛,那应该是黄鼠狼。

两位猎户站在高地之上,警戒着。

河谷之中微风拂过,只有潺潺的流水之声。没人能把眼前寂静的一幕,和之前的人兽大战联系起来。

只有不远处,十几条狼的尸体被堆放在了一边,提醒着人们,这不同寻常的一天。

这些战利品被赠送给了山里的猎户们,那些獠牙会在市场上卖出个好价钱。

天亮之后,他们会去找来山民搬走猎物。因为,盯着狼肉的,不只有人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