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震洲之行,对于舟队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此前来过的人,老侍女曾经在多年前陪同大祭司走过一次,再有就是舟队中的几位船夫了。
陈芳也随身携带了一个龟壳刻制的路线图,但那只是复刻于大祭司当年的出行图。
这龟壳刻图,虽然也根据近年不断优化的天地堪舆图做了细微的修改,但刻画未免过于简单。
要是没有船夫、老侍女的帮助,光靠看图,怕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经验丰富的船夫,白天看太阳,晚上则依靠星星判断方向。这从良渚王城到震洲之间,虽然隔着大山大湖,但百年来人们所积累的地理知识,汇成了龟壳刻图上的一个个关键点。
那关键点,或者是一个塔洲,或者是一片绿树繁茂的水上绿洲,或者是一块突兀的岩体。这一个个关键点,串联起了良渚王国之间的水上之路。
良渚王国的每一位大祭司,在她的一生中,都会多次往返于这些水路之间。她们的足迹,连接起了王国的疆界。此次之行,只是玉公主祭司人生的一个开始。
除了祭司,其他良渚人能够触摸到王国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每一个湖。
大多数良渚人,一辈子就待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他们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生产作业,难得有精力去思考诗和远方。
而负责军事行动的亲兵们,每次都按照祭司们设计的路线进行行军。即使那些常年奔波的信使们,也只熟悉自己所负责的那一段路程。
这样的设计安排,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祭司阶层对整个王国的统治。但也带来了一个致命的脆弱性问题。那就是,一旦祭司们发生不测,整个王国便会陷入到混乱之中。
现在这个严格的制度体系,正在悄无声息地被打破。
那就是悄然兴起的商人队伍。他们走南闯北,偷偷地走遍了王国的每个角落,带来了大量的物资,带走了大量的信息。
这些商人,有的来自技师阶层,但更多地来自平民阶层。一开始,他们只是将自己多余的物品和邻居、亲属进行物物交易,然后交易范围越来越广,交易内容越来越多。
对于如何定位商人的阶层属性,祭司们意见不一。
有意见极端者,认为应该绞杀商人队伍。他们担心商人的存在,会侵蚀祭司阶层掌握物资、信息交流的排他权。更让他们恐惧的是,她们发现,塔洲如今成了商人们的歇息之地,有的信使甚至开始私下为商人带货。
但大多数祭司,对于商人的出现,态度是宽容的。她们认为,商人们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带来王国所需的物资,他们还能带来王国之外的各种信息。商人的存在,是对王国运行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
大祭司的母亲,前任大祭司则提出,商队好像山间的野狼。被驯服的野狼可以帮助狩猎,看家护院;而野性大发的野狼则会吞噬婴孩。要想对待野狼那样,对待商人。
良渚王国对于商人队伍,采取一定程度上的放任式管理态度。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
这头一个,祭司阶层所掌握的文字,是商人们所不能染指的;
这第二个,商人在良渚王国的交易,必须使用贝币,不得物物交易。所有的贝币都由祭司掌管。物物交换的商人货物将全部被没收。
对文字的垄断自然好理解。而对货币的垄断和交易方式的唯一,则是祭司阶层掌握王国经济权的核心保障要素。
祭司们对塔洲和信使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第一时间带来商人们的所有信息。那些偷偷帮助商人的塔洲家庭和信使,将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塔洲会被山洪淹没,信使会葬身鳄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