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司们在祭司大殿,从下午一直讨论到半夜,直到月亮挂到屋顶天井之上,方才散会。
大殿中,大祭司首先提出,前日的大雨,可能意味着大雨季的到来,是否需要组织力量,在王城西面的山谷之中,在原先小规模堤坝的基础之上,依托山势再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洪堤坝体系。
在大祭司提出议题后,几位祭司分别作了补充说明:
负责农桑的祭司提醒大家,几十年前,良渚人的祖先就曾经在王城西北区域建设过小规模的堤坝。那条堤坝建立后,在山谷的上游形成了一个小型湖泊。
堤坝一侧有一条引流渠和一个调节渠。引流渠常年流水,在下游汇成水渠网,进入到城北的农田中。调节渠有一道木门,用千年乌木所筑。下游水量充足时,则木门关闭。当下方水势较小时,则打开木门,增加引流渠水量。
她强调,正是因为城北水利农田系统的保障,才有了今天良渚王城的建设。而像前些日的山洪突发,很可能会引起大湖上涨,淹没桑田,动摇王城发展的根基。
负责水坝工程的祭司则带来了技师们多年的监测结果:几十年前建立的小规模堤坝已有些不堪重负,很多地方已经出现泄漏情况,也该到了整修的时间。如果在此期间发生一次大震,后果不堪设想。
而根据王等人的汇报,祭司们判断,前日泥石流堵住了上游的水道,这几日来可能已经形成一个小型堰塞湖。如果一旦出现缺口,也将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往西去的水路应该暂时封闭,以免发生不幸。山谷下游的塔洲可以暂时放弃,修复工作推后。
随后,祭司们就这个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
支持者们认为,王城和周边村落的人口越来越多,大量干枯的沼泽地不断被开垦为稻田,种上了桑树和蔬菜。确实需要建立完善一个新的水利体系,以保障王城发展之需。
反对者则强调,前日的大雨较为突然,但也是多年未见,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太大,对目前的城外桑田网络体系并没有什么影响。这突如其来的大雨,反而有助于解决多年来的干旱问题。而对于大震,更是百年未见了。
经过一番争论,大家初步达成了一致:建成之后的良渚王城现,其城防体系完全可以阻挡住东面来的大涛。对于西面而来的洪水,更是不在话下。
建设王城西北面的防洪体系可以提上议程。但目前良渚王国大量的技师、平民都被投入到王城的城市建设之中。在城市还未完全完工之前,没有额外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负担另一项浩大的工程。
未雨绸缪期间,大祭司提议在稻田周边建一条小规模的简易防洪堤坝。在稻田收割之后,组织农夫技师和平民,就地取材,加高加厚范围之内的田埂。稻田延伸到哪,堤坝就延伸到哪。堤坝开有水渠,方便将湖水引入到稻田中。大家以为善。
于是,大祭司带着祭司们前往东室,在天地堪舆图上,标出了需要建立简易防洪堤坝的位置和线路。负责水坝工程的祭司和负责农桑的祭司,则各自取出一块玉璧,刻画上堤坝建设的位置。
此外,大祭司又召集王组建一只观察舟队。这只舟队将由一位年轻的祭司带队,于明天一早出发,再次前往山谷。
这一次,他们将登上在堰塞湖对面的山脊,对堰塞湖水情进行全程检测。一旦情况有变,就第一时间发出黑烟信号,以通知下游做好防御准备。
这一场五千年前的议事,让陈芳大开眼界。过去,她所学习的人类学知识,不管是功能学派、进化学派、社会学派的知识体系,都来源于课本以及极少量的田野调查。
而现在,她可以亲眼目睹甚至亲自参与到历史进程中。在她面前的,不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鲜活的事例,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宗教、艺术、巫术、风俗、商业行为等等,她置身其中,又在外观察。
她突然发现,良渚的祭司们并没有把王国的未来完全交给天神。事实上,祭司们更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垄断了文字和知识。而文字和知识在祭司阶层内的内部传播,则充分保障了祭司阶层的权力。
祭司们的知识体系除了来自现时的观察和相互学习外,更多地来源于历代祭司们的探索积累。逝去祭司们所留下的的知识体系,是今天祭司们最大的一笔财富。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注重祖先崇拜传统的重要根源吧。
虽然口口相传的方式并不十分牢靠。这造成了知识传递时出现断层和局部偏差。但充分利用第一时间收集于现时技师们所掌握的工作数据,则较好地保障了祭司们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换句话说,良渚人更相信的是人。只有穷尽知识不得解的时候,才会转而求助天神。但这也意味着,一旦祭司阶层的知识或文字传递出现了断档,那往往意味着这个文明的严重倒退,甚至消亡。
较有保障的知识传播路径、相对完整的城市村庄网络、严密的四个阶层等级结构、有效的管理运作体系、复杂精密的宗教仪式,以及较为发达的商业市场,这些都意味着,良渚古国的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