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八章 矛 盾 不 可 调 和!(2 / 2)了缘三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看到银川,众位将士不知不觉加快了脚步,几乎是以小跑的方式在前进;后面的火器部队也拼命的行走。

经过查验后,部队浩浩汤汤进入银川,这时人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在银川府邸,以孙承宗为首的众将会见了江西人:银川巡抚汪文辉。

在交谈中,得知银川周围方圆数百里尚在大明之手时,不禁感到庆幸;同时也发起愁来。

这五万军队的人喝马嚼不仅见了底、按银川府的库存,支撑数万人马吃喝顶多也就三天!

三天后咋办?难不成真的如同圣旨所说、就地筹粮?!

这不官逼民反吗!

众将们一筹莫展。

你要让他们与敌人厮杀可以,让他们筹粮?还不如让他们揭竿起义来的妙!

没有办法,孙承宗只得十万火急,上书陈述厉害并催促粮草。

结果是五万军队呆在银川城里不出来了。

三天后、粮食基本告罄。

经过一阵子争粮与不争粮激烈的争吵,最后达成一致,这粮、还是要筹滴!

要不然、单就银川城里那数万百姓那一关你就没法过。

人家已经够艰难了,又来了抢饭吃的数万客军兵马,虽说不至于引起暴乱,你吃饱了难道眼睁睁瞅着他们挨饿?!

这一点孙承宗做不到,熊廷弼卢象升也做不到。

因而他们便采取一个折中法子,由各个部队派一小股人马去筹粮,而且筹的粮不得超过民众口粮的三分之一。

要是民众能主动捐献就更好了。

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孙承宗等人的一厢情愿。

刚开始军队还能自我约束,规规矩矩的筹。

可筹回来的仅够这些大肚王们一顿加餐,而且是当天就完!

不得已只好再去筹。

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民众可就不买账了。

合着你们吃了我们半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口粮,还要来拿;这他娘的算啥事儿!

而军队里暴脾气多得是。

我们拉下脸来筹粮你要不要?不要拉倒、我们自个拿!

矛盾就这么产生了。

一来一去双方的积怨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双方爆发了冲突,这回官兵们吃了个大亏,竟被打死了两个。

军队那忍得了这个,一出手就将民众杀了个底朝天,足足一百多个脑袋被挂到城墙上。

至此筹粮行动在无所顾忌。

要给不给?不给就刀子说话,直至孙承宗知道此事已经半个月后了。

暴跳如雷的孙承宗严令沏查此事,直至杀了当初几名带头的,同样降头挂在墙壁上,这才了事。

但是,隔阂已经形成,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双方互相恨上了。

恰好这时,朱由检的圣旨到了,目的却是辽东局势重又紧张,让其完成征讨任务后立即北上增援。

至于粮草问题,能筹能借,由各部队自行了断。

得,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

没办法,孙承宗只好一口气筹了够三天的粮草,然后出城寻找龙骑军。

至于民众如何过得了冬,这事儿就交给汪文辉去做吧,关吾鸟事儿!

汪文挥站在城墙上、无奈瞅着大军离去,心里充满苦涩。

这下子又不知有多少破了产的民众成为饥民了!

这锅又得我来背。

难道我天生一幅倒霉相,就那么的倒霉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