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为了节目效果(1 / 2)一碗酸梅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寒回忆了一下,遗憾地摇了摇头:“抱歉,我记不清细节了,只记得被好多人围观的场面……

至于做过什么,说过什么,记者大叔问了我什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江寒都这么说了,岑晚晴也只能一笑作罢。

感觉有点遗憾,刚才还以为,又能挖掘出一个闪光点呢,可惜了。

但其实江寒并不是完全忘记了,只是不想多说罢了。

岑晚晴想了想,另起话头,微笑着说:“第一次接受采访,很多人都难免有点紧张,举止不自然,这都是正常的,你就当咱们是朋友见面,喝喝茶、聊聊天。”

江寒点头:“好的。”

但其实,他目前的状态,放松得不得了。

这种程度的曝光,就想让江寒紧张、不自然,只能说岑晚晴想多了。

“听沈校长说,你学习成绩很好?”岑晚晴循序渐进,先从最普通的地方入手。

江寒谦虚地一笑:“高一的时候不够用功,也没掌握诀窍,学习只能算中上等,上次月考倒是还行。”

“考了多少分?”岑晚晴问。

其实她早就知道答案,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700出头。”江寒老老实实地回答。

“那么,你进步这么飞速,有什么诀窍吗?”岑晚晴继续提问。

江寒坦然说:“上次做经验交流,我介绍了一个学习方法,后来还写了个文字材料,交给了学校……”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岑晚晴终于问到了关键:“听说你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了国外著名学术期刊上,能讲讲这件事吗?”

江寒心想:AMC是国外的不假,可什么时候成了“著名”期刊了?

好吧,就当她是为了节目效果,适当夸张了一点点。

“暑假的时候,我研究机器学习的时候,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篇论文,是关于人类神经元工作原理的,当时就突发奇想,能不能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设计一个算法,模仿神经元的工作过程呢?”

江寒娓娓而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感知机”论文从构思到发表的经过。

当然,其中百分之十,都是合理的虚构和艺术的夸张。

——这同样是为了节目效果。

江寒没有大谈特谈“感知机”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只说是对现有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对于这个话题,事实上岑晚晴也听不懂太多,完全是按照一般的采访套路在提问。

好容易熬过这一部分,岑晚晴暗暗松了口气,连忙开启下一话题:“我今天在校园里,听见许多人谈论《琵琶行,对于这首歌,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江寒微微一笑,继续忽悠:“有一次,我们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作业……”

采访过程中,江寒并没有任何怯场地表现,敢说、会说,风趣、机智,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

言谈之间,更是有一种少见的豁达与通透。

岑晚晴对江寒十分欣赏,对于他的各种成果也十分佩服,连带着对他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背景也好奇起来,各种深挖细抠。

这样一来,本来预计10分钟的访谈,硬生生地拖到了将近30分钟。

采访接近尾声时,岑晚晴最后一问:“江寒同学,除了刚才提过的那些,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江寒笑着摇了摇头:“谢谢你们今天的访谈,让我也趁机对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做了一次很好的总结。”

岑晚晴再次伸出手,笑着说:“那今天就到这里吧,谢谢江寒同学的配合,跟你聊天很有趣。”

前面是套话,最后一句则属于她的真实感受。

当记者也有不短的时间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像江寒这么有意思的高中生,还真是前所未有。

江寒与之再次握手,客套了几句。

随后,岑晚晴收拾了一下,就带着摄影师等告辞。

沈立兴挽留了一下,提议晚上由他安排,大家一起喝一杯,深入交流一下。

岑晚晴婉言谢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