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循环就此开始,怎能不令人欣喜呢?
不行,不能得意忘形。
江寒深深呼吸了几次,冷静了下来。
然后开始考虑,如何使用这仅有的学术点。
先看一眼属性列表。
认知:6
观察:3
记忆:3
思维:4
想象:2
计算:5
律动:3
现在的问题是,加到哪一项上,收益更大。
是加强优势,还是弥补弱点?
只有这么1点,肯定要加到最需要的地方。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观察、律动和想像,这方面并没有迫切需求。
然后认知也可以排除,自己的学习能力,目前还没有不够用的迹象。
剩下的三项:记忆、计算和思维,每一项都很重要。
这就不好选择了。
收益最大的是“记忆”,从3点到4点,收益率约为33.3%;
而“计算”这一项,原本就有5,再加1点,收益只有20%;
至于“思维”,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么说,应该先提升“记忆”力……
要不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也许等到了某些关键时刻,遇到了什么巨大障碍,再加上去,才是最恰当的时机?
……
……
……
……
算了,以后学术点慢慢多起来,就不值钱了。
好东西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所以,还是先点上去,看看效果再说。
想到这里,江寒试着下令,加了1点到“记忆”上。
没想到,信息栏上立即出现红字提示:“无可分配学术点。”
问题出在哪儿?
江寒若有所悟:也许要等刊物正式发行,获得的学术点才可以分配!
接下来,很自然的,江寒开始考虑下一篇论文。
有了“感知机”之后,能水论文的地方太多了。
等到这篇论文登刊,如果有人关注的话,几乎一定会发现,“感知机”有个非常大的缺陷。
那就是无法解决异或问题。
而且,无论谁发现了这个问题,十有八九都会立即发文。
虽然算不上重大成果,可多水一篇论文,谁会拒绝呢?
别以为外国的科研工作者,就没有水论文的需求。
但这个发现“感知机”缺陷,推动技术进步的机会,江寒可不想让别人捷足先登。
第二天。
江寒从早读开始,就开始撰写论文。
这是江寒的第二篇“豆腐干”。
在这篇短短的论文中,他先是用稍微有些情绪化的措辞,对“感知机”的学术重要性大加贬低。
然后丝毫不留情面地,直指要害。
“这个被命名为‘感知机’的东西,实在太粗糙了,甚至不能解决异或问题。”
“假设输入空间为2维,输入的训练数据集T=(x11,x12,y1),(x21,x22,y2),...,(xN1,xN2,yN),yi∈{?1,+1}
其中,xi1、xi2和yi之间,满足异或关系:
即当输入的xi1、xi2同为0或同为1时,yi=0;
而当xi1、xi2之中,其中一个为0,另一个为1时,yi=1;
则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线性函数,对此数据集,进行二元分类。
也就是说,“感知机”无法处理异或问题!
在这里,甚至可以断言:任何线性分类模型,都无法处理异或分类问题。
详细的数学推导如下……”
只用了一节课,江寒就打好了草稿。
谁让“批评”永远比“发现”来得简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