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6章 量子计算机LV1-3(2 / 2)一碗酸梅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后几天,江寒每晚都泡在虚拟空间里。

所打造的原型机,也从8位轻松升级到了16位,可以运行rr量子搜索算法。

同样的道理,能运行其他基础量子算法的原型机,打造起来也不会比这个难多少。

只要根据算法需求,改动原型机的结构,用“光量子管”组合出正确的算法就行。

当然,所有算法必须支持简化到16位之下才行。

江寒对自己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十分欣喜。

然而,正当他打算再次“升级”原型机,达到24或以上量子位时,意外发生了。

先前的经验不再管用,无论怎么尝试,都无法让原型机跑出正确的结果。

“所以问题就在于复杂性吗?”

量子计算机每增加1个量子位,整体结构的复杂度往往增加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

这是量子计算的原理决定的,不管什么技术路线,都逃不过“复杂性”这个怪兽的磨砺,或者说蹂躏

江寒耐着性子,一次次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反复思考其中的原理,慢慢积累着经验。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当江寒整整失败了100次之后,转机终于来了。

第101次,24位原型机再次试运行,终于得到了正确的运行结果。

江寒十分感慨。

真不容易啊!

怪不得范一要花10多年时间,才能弄出只包含了76个有效量子位的“九章”。

量子计算机是真的不好搞。

原型机工作时,仍需要普通的计算机进行控制,输入、输出数据。

江寒在一台虚拟的高性能经典计算机上,一阵操作,很快编写了一个程序,来自动“出题”和“验算”。

经过100亿次验证,这台24个“b”的原型机,工作十分稳定。

并不是总不出错,而是所有的错误,都能用算法纠正!

总之,江寒成功了,实现了从16位量子计算,到24位的突破。

接下来,自然是继续提高。

32位、48位、64位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直到大一临近结束,江寒才勉强摸到了64位的门槛。

按照这个进度,想要搞出76位的九章,说不定还真得23年时间?

这还是江寒,换个人来

好吧,换个人也不会这么异想天开,一个人单枪匹马搞原型机

在弄出64位原型机后,江寒回到松江。

暑假期间,他在家貌似休息得挺不错,但其实每天都没怎么浪费。

几乎一有时间,就在虚拟空间里搞原型机。

到了7月末,新的契机出现了。

攒了将近一年,终于攒够了“震惊点”。

江寒迅速点开“震惊商城”,拿下了一套垂涎已久的设计图:量子计算机13!

之后,按捺下激动的心情,仔细浏览、分析。

“原来如此!”

江寒终于确定了系统的评级标准。

所谓的量子计算机1,就是指少于128量子位的原型机。

名字虽然叫做“量子计算机”,但量子位不够多,又只能运行单一量子算法,所以实用性

江寒甚至觉得,系统的评级标准,是不是定得有点低了?

按照这个标准,将来的“炫铃木”、“九章”,完全可以都归到1的范畴里。

2则是通用量子计算机。

可以在不修改硬件结构的前提下,自由切换到其他量子算法。

甚至可以拥有量子操作系统,运行大多数量子应用程序。

而且,量子位也从几十、上百,一跃而提高到以b、b计算!

这样的量子计算机,足以完成大多数科学计算任务。

一些不防量子计算机的密码,比如rs,不管多少位,原则上都能秒破!

至于3,那就更加厉害了。

首先是量子位数方面,已经不设数量级的下限了。

而是对复杂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匪夷所思的要求:模拟!

模拟智慧、模拟生命,甚至模拟一个世界、一个宇宙

哪怕是最简单的3量子计算机,其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

比如模拟智慧。

人类的大脑里,大约有上千亿神经元。

要想模拟一个人的思维,哪怕一个神经元只用一个量子位来表示,也意味着以千亿计的量子位!

江寒心生向往的同时,也对其实现难度,有一点头皮发麻。

跟着若有所悟。

他还记得,向导“沉睡”之前,留言说,需要一台量子计算机。

也许就是指3?

设计图到手了,自然要按图索骥,打造个3的量子计算机出来。

否则如何对得起,被花掉的海量震惊点?

在虚拟空间里,江寒很有把握做到这一点。

毕竟这里有不少取巧的办法。

比如通过倒腾“空白图纸”,来加速建造。

而且,这里还有着全世界乃至全宇宙最“干净”的实验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