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一三章 方兴(三)(1 / 2)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往夔国的路上,方兴听姜艾简要介绍此国历史。他倒是没想到,天下竟有如此神奇之国度存在。

事实上,夔国并非诸侯国,至少不是大周天子册封的诸侯国,故而方兴未曾听闻。

但是在楚人眼中,这里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国中国”。夔国之所以特殊,既因为它从楚国分裂,也因为它是楚国附庸。

这一切,还需要追溯到熊渠——这位楚国史上最传奇的君主,也是唯一敢与周王室公然叫板,并僭越称王的大枭雄。

自来楚国后,关于“荆王”熊渠的各种光辉事迹,方兴已听过不下十遍。

熊渠是楚国第六位君主,膂力惊人,箭术非凡。他曾将石作虎,射箭没羽,战阵上亦可以一敌百。恰逢周王室衰弱,熊渠开始征伐周边蛮人部落,兼而并之,使皆归附。

而他的野心绝不满足于蛮人首领,熊渠要进图中原。

在汉水南岸,楚国被谷国、邓国、卢国、鄢国、罗国、权国等十余个小国包围,若要各个击破,定然会使它们结盟。于是熊渠远交近攻,结好诸小国,兵锋跨过汉水,攻取江汉平原。

楚国先后攻打庸国、杨越、鄂国,扩土近千里,风光一时无两,汉阳诸姬震恐。夺取了土地和人民,“楚子”这一区区子爵再也满足不了熊渠胃口,他要称王!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他的口号霸气十足。

熊渠不仅自称“荆王”,还册封三个儿子为王——长子熊康为句亶王,次子熊红为鄂王,少子熊延为越章王,镇守江水、汉水各要隘。

不过,再嚣张的君王都有天敌,熊渠的天敌便是周厉王。

天不亡大周,这位雄才大略的厉天子励精图治,几近实现中兴。熊渠审时度势,为避免一战被打回原形,只得主动放弃王号,识趣地退回汉水南岸,韬光养晦。

回国后,天不假熊渠之寿,他没能熬到国人暴动,仅仅在位十年便与世长辞。即便如此,他一朝奠定楚国百年基业,足够子孙后代挥霍好一阵子。

确实,他的后代肆意挥霍着熊渠遗产。

熊渠所生三子,都曾被封为王,自然互相看不顺眼。长子熊康早逝,于是次子熊红和三子熊延开始角逐楚君大位。

二哥熊红懦弱,他自知不是三弟对手,于是寻求主动避祸。

他在位仅仅一年后,便自断双腿,对臣民说:“寡人德行不配为君,故而触怒了神灵,双脚得恶疾。残疾之人只得退位,寡人愿禅让于三弟熊延。”

熊延喜不自胜,假惺惺推却几番,便欣然登上君位。为表大度,他将残废的二哥封到楚国故都旁屽城,更名为夔。从此,熊红便成了夔国国君。

虽然不久后熊红还是莫名殒命,但夔国却成了法外之地,不受楚君管辖。熊延死后,其二子再次争位,大批贵族逃难夔国。而夺权的楚国新君大赦罪囚,对夔国难民不再追究。

准确地说,比起君主专制的楚国,夔国更像一个自由城邦。

方兴跟着姜艾入了夔国,转而驾车向西,又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到达一个僻静之处。这里有三两间草房,鸡犬相闻,十足乡村风情。

“这是?”此地景色怡人,他目不暇接。

“进去便知。”姜艾向来不喜别人问问题,尤其这呆头鹅,他似乎对什么都好奇。

“方大夫!有失迎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