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九二章 召芷(下)(1 / 2)姬为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快,镐京城的连续第三波贵客,也是召芷最不愿意看到的使团,终归还是来了。

这回来的是齐国人,他们的使命再明显不过——送来齐侯无忌的妹妹,接走齐侯无忌未过门的夫人。

“你今天又看到了些什么?”召芷忧伤地斜卧在榻上,如霜打的雏菊一般。

“大宗伯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好几辆八骏驷车沿逵道入太庙呢,”缤纷努力回忆这恢宏的画面,“车厢全是端庄隆重的玄黑之色,四周挂满了珍珠美玉,被风一吹叮当作响,可好听咧!”

“王子友?”召芷喃喃道。

“当然,”丫头继续自说自话,“他是大宗伯,所有王室大典自然都由他一手操办。”

召芷没有说话,她对这位王子的感情很是复杂——

当她还是个八、九岁幼女之时,她第一次见到了王子友,他文质彬彬,和他说话简直就是如沐春风,他跟着太师周定公来府中造访。

那时王子友年纪轻轻便儒雅老成,举手投足间的魅力令少女难以抗拒,和他一乳同胞的兄长可谓是两个极端。一开始,召芷认定王子友便是未来周天子的不二人选——他会成为天下的王,而她,则会成为王后。

不过坏消息接踵而至。召芷很快从教书先生那学到大周“同姓不婚”的祖训,她哪怕贵为太保之女,也只能同王子友兄妹相称。

几年后,大司马程伯来太保府,接走了传说中死去多年的“太子静”——那个在后院住了十多年的怪人。当听说周王之位该由他继承而非王子友时,召芷不可思议。

而如今,王子友成了大宗伯,他在操办完周王静的婚礼之后,还要再亲手把自己送出镐京、送到齐侯的手里。

如果还有什么聊以宽慰,那便是齐侯并不敢与天子同时娶新妇,故而她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会远嫁齐国。

但这段时间不会太长。

可在家有能做些什么呢?公父一如既往地早出晚归,府里能说得上话的只有侍女缤纷。她只能眼巴巴地趴在闺房窗台,看着王城中的熙熙攘攘——“热闹是他们的,芷儿什么都没有。”

召芷学过周礼,王室的所有仪式都充斥着不厌其烦的繁文缛节。恰恰,周王静又是喜爱铺张之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镐京城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缤纷,”召芷突然叫住了她的侍女,这丫头正想溜出门看热闹,“你要去哪?”

“太庙呀,”缤纷不假思索,“今日可是周天子的迎妇仪式咧。”

“不许去!”召芷摇了摇头。

“为何?今日这排场,据说比此前十任天子的婚礼都要浩大。毕竟,那些周王大婚之时,都不及今天子般,年纪轻轻便立下不世功业……”

“不许去就是不许去!”召芷生气了。

“可……”

“到芷儿出嫁前,”主人的口气出乎意料地坚定,“你都不许出太保府门一步!”

缤纷“哇”地一声哭起来,她没想到禁足令有朝一日也会降临自己。

召芷没有理会她,兀自陷入沉思。

“周王静一点也不像他父王,”召芷打心里看不上他。想当初,周厉王不愿迎娶任何所谓“出身高贵”的诸侯之女,而是执意要纳戎姜——姜戎部落族长之女为妻,这遭到朝野上下如潮水般的反对。

那时候厉天子出登王位,还没有后来的那些累累战功建立声望。他忍辱负重,但他不妥协,只是策马扬鞭到了岐山故地,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他的王后迎娶回宫。

老贵族们说,这种不受祝福的婚姻,是注定会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的。或许,事实证明了这些老乌鸦的先见之明。

但那又怎么样呢?周厉王的形象突然在召芷心中高大起来,和他相比,虢公长父为僖夫人抛家舍业的故事,反而逊色不少。

男人,不就该替心爱的女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么?

周厉王已逝,放眼当今天下,或许只有方兴是如此义无反顾的男人,只不过,自己不是那个幸运的女子。

“哎……”佳人一声长叹。

……

镐京城沸腾了数日,终于重归宁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