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位徐国世子在君父生死握于敌手之时,却置若罔闻,这种冷血和不孝,和大周奉行的孝道,则是背道而驰。
“孤虽爱其才,但此人德行有亏,怕是在自利面前,可以把忠孝、礼义、廉耻抛在脑后!”召公虎看了许久,发出感慨。
见自己的挟持之计失策,淮夷国主怒上加怒,倒也一下子不敢杀了手中这人肉挡箭牌。他见局势紧迫,便架着徐国国君,召回冉、翼、铃、达四大渠帅,准备一起突围。
淮夷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徒兵,只有少量兵车,在当前状况下,突围看起来困难重重。
但徐翎深知他眼前这个对手也非泛泛之辈,淮夷国主能欺凌淮水诸部落数十载,自然也是个猛人,他一眼瞅出徐翎包围圈的破绽——群舒。
和徐国亲军不同,群舒的部队完全没有主心骨,在敌友立场上也是摇摆不定,毕竟,他们既不是嬴姓徐氏的人,也不是淮夷的人,他们只是偃姓的舒氏百姓。
淮夷国主绝不放过如此良机,率领仅剩的万余残兵,向群舒的防线发起强攻。
群舒哪里是淮夷的对手,很快就被杀出一个缺口。得手之后,淮夷国主也不敢恋战,赶紧狼狈逃窜,绕开蔡、许、吕等国的包围圈,顺洧水而逃。
眼看自己的仇人遁走,徐翎哪里肯依,他顾不上和召公虎打招呼,也没打算带上战力低下的群舒部队,只是率领两千多徐国军队,长驱追赶。
声势浩大的淮夷大军就这样瞬间烟消云散,刚才还喊杀震天的山谷,瞬间万籁俱寂。
召公虎长舒一口气,周王师没费多少周折,便通过淮夷和徐国的内讧火并,击退了他的心腹大患淮夷。
他并不知道,徐翎和淮夷国主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或是有何不可告人之密。但他确信,淮夷是不会再回来,至于徐翎,恐怕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去也。
召公虎心中暗有隐忧,徐翎身上流淌的是徐偃王的血液,这嬴姓子孙的野心,远不是淮夷国主这些鼠目寸光的叛乱者可比,假以时日,等到徐国羽翼丰满,恐怕又是周王师的巨大威胁。
三天后,徐翎的捷报文书传来——
鹰喙山一役后,他一路追杀淮夷叛军,直至其老巢,最终杀死了淮夷国主,枭首示众。而其余冉、翼、铃、达四位渠帅,则分头收拾残兵旧部,以图报仇。
徐翎把淮夷族人通通赶到东海之滨,淮河北岸完全被徐国占领,而淮南的群舒部落,也再次成为徐国的附庸。
原徐国国君在淮夷余部的迫害下,死于乱军之中,于是徐翎在徐国臣民拥戴下,顺理成章即位,自立为新君,对外表面上还是周朝诸侯,实际则是自称“徐驹王”,准备效仿徐偃王之事业。
徐翎登基后,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周王室的臣服,他派下卿献淮夷国主首级给召公虎,并派上卿到镐京城给周王静献淮夷之俘虏,并进贡奇珍异宝等贡品。
召公虎率领大军在应国盘桓休整了几日,便辞别应侯及蔡、许、吕等国国君,准备南下抗击楚子熊霜的叛军。
刚要开拔,北方有捷报传来,原来是卫伯和那里传来了好消息——赤狄也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