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先民们发明了姓,用来区分不同母系对吧?”姜艾道。
“正是。由于先民们发现,若一直在部落中繁衍,后代存活率不高不是夭折,就是天生残疾。所以部落间用姓为标识,只与外姓通婚。”方兴答道。
“这叫同姓不繁!”芈芙终于插得上嘴,心中小鹿乱撞,兴奋得不行。
方兴朝芈芙笑了笑,道:“所有华夏民族祖训皆为同姓不婚。姓者,女生也,这便是母系氏族的标志。”
姜艾柔声问道:“华夏族最早的姓,是上古八姓吧?”
“是是,艾姐姐说得都对!你太厉害咯!”芈芙酸不溜秋地抢白一番。但在芈芙看来,姜艾的每一句问话她早已知道答案,之所以再说出来同方兴一道显摆而已,无非是为了衬托芙儿肤浅罢了。
但呆头鹅并没有领会芈芙的内心戏:“三皇之时,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皆风姓,为最古老之姓氏。后来风姓分支太多,便又再分出八个大姓除了炎黄的姜、姬二姓外,还有黄帝后代的妘姓、姞姓,舜帝后代的妫、姚二姓,皋陶嬴姓,大禹娰姓。这上古八姓,代表三皇五帝一脉的正统血缘。”
“这里有艾姐姐的姜姓,怎么没有我们楚国的芈姓?”芈芙有些不乐意。
“你们祝融氏后人亦有祝融八姓,除妘姓外,其余己、董、彭、秃、曹、斟、芈等七姓在五帝之时人丁不旺,故而不列与上古八姓。此外,商朝国姓子姓、群舒偃姓、赤狄隗姓等,亦是后世才逐渐兴旺起来。”方兴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今人以姓、氏并称,那氏又是从何而来?”芈芙又问。
方兴道:“母系氏族用姓来区分血缘,而氏则是用来区分家族。随着五帝时期一夫一妻的形成,在大族群中出现小家族。这些家族便以氏来区分,大多以族长的官职、谥号或是封地命名。”
“有点乱”芈芙挠着头,一知半解。
“举个例子,你为什么叫芈芙,不叫熊芙?而你的兄长名曰熊霜、熊雪、熊堪、熊徇?”
“难道说,姓是给女性用的?而只有男性才能称氏?”芈芙猜道。
“正是,所以你叫芈芙,艾姑娘叫姜艾,茹”方兴发觉失言,赶紧捂住嘴巴。
“我知道你要说谁,”芈芙给了他一个白眼,“所以,茹儿叫嬴茹!”
好在祭坛光线昏暗,方兴脸上的红晕并不明显。他赶紧转过头,接着道:“三皇五帝直到虞夏,大族一直称氏如神农氏、祝融氏、共工氏、羲和氏。商朝改氏为方,如人方、鬼方、羌方、土方。而到了大周封邦建国,诸侯便以国名为氏,卿大夫以封地或官名为氏。”
“所以,壁画中的部落为了变强,便同其他部落频繁通婚咯?”姜艾又有了新发现。
“这是聪明的做法,”方兴点头道,“协作远比仇杀更长久,通婚后的氏族便自然而然组成了部落同盟。”
“那壁画上的族群,到底是什么姓氏呢?”芈芙问到关键点。
“这个字反复出现,”方兴指着一个符号道,“它很像夏商文字中的灵。”
“又像我们姜族人文字中的巫。”姜艾补充道。
芈芙认的字虽然不多,这时也能看出个大概:“怪不得,这片巫山,常常被当地人称作灵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