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水转大织机(2 / 2)马来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载坖最心急的,其实还是生产技术。想做什么,总要有生产力才可以。要提高生产力,必然要从可以刺激产业链条的产业入手。

还有一个就是交通能力,有了足够的运输力量,才能促进流通。

什么最能刺激生产力,当然是纺织行业。

现在大明对于棉花的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在松江地区更是有了上万织机的织户,可以说初步具有了资本的雏形。

此时在松江,也流行着一句谚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由此可见,大明的纺织业有多么发达。

只是朱载坖觉得还不够,没有足够的生产效率,怎么能创造极大的利润?没有丰厚的利润,就不会诞生足够强大的资本。

命田义派人去松江,寻找一些制造织机的工匠。朱载坖要投入银子,让这些工匠把珍妮纺纱机制造出来。

田义的办事效率不低,十几天后,便有十多名织机工匠被送到皇庄。

朱载坖将这些工匠叫到一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

结果,朱载坖看到的是一群工匠的鄙夷目光。只是因为自己是贵人,所以这些工匠也没说什么讽刺的话。

顾不上生气,朱载坖却非常奇怪。按理说,自己提出的可是划朝代的建议,但这些工匠根本不买帐啊。

“诸位,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为何如此沉默?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有什么忌讳。”朱载坖只能打消众人的顾虑道。

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工匠这才小心翼翼的道:“不瞒殿下,如殿下所说的织机,前朝就有了。而且,在江南已经用了两百余年之久。此物叫水转大纺车,可同时纺纱三十二支。象殿下所说的这、这什么珍妮纺纱机,才不过八支纱,多也不过十二支纱,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啊。”

气氛一时十分尴尬,朱载坖的脸当场红如麻辣小龙虾。自己太想当然了,居然不知道中华大地竟有如此能工巧匠。后世英国十八世纪才出现的机器,早在前四百年前,中华大地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后来满清入关,数十年的动荡不安,对大明原有的生产力造成毁灭性破坏,这些先进的工具便都消失不见。

“咳,既然如此,那就省了一些步骤。”朱载坖镇定的点头道:“织机可有水力的?”

这时众工匠才摇头表示没有,只有人力织布机。

朱载坖这才有了点穿越者的尊严,“纺车如此先进,纺出来的纱,怕是一时半会都用不完吧?”

“殿下明见。”老工匠点头承认道:“一般水转大纺车,都是数家共用一台。有时纺出纱来,还来不及织。因此水转大纺车,也不是时时都在纺纱,只有无纱可用之时,才会去纺。”

“不错,若是等着用完了纱,再去纺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纺纱时间。”朱载坖拍手道:“我们为何不能,造出一台水转的织机。水转大纺车能纺多少纱,这水转大织机,就能织多少纱的布。”

这些工匠互相看着,半天那老工匠才道:“殿下,此事并非无人尝试,只是都失败了。”

朱载坖不以为然,“要是容易,我也不会让你们来到千里之外的京城。我出银子,你们安心的给我造水转大织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