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过了一旬,居然没有任何灵异事件发生,暗中搜查的力度也逐渐降低,赵铁柱既释然又失望。
释然的是,没有灵异事件发生最好,这样就不会有任何人受到伤害,失望的是,又一次远离了和这个世界隐秘接触的机会。
走在去往开封府府衙的路上,赵铁柱看着尽复旧观熙熙攘攘的大街,觉得即使没有了接近灵异的机会,但是眼前这样鲜活的人间景象也挺好的。
进了府衙,找到同样休沐的包拯,“包兄,走,走,我们去找了然和尚聊天去。”却是两人约好了到相国寺和了然喝茶,当然包拯是真的和了然喝茶,赵铁柱还是存着找了然打探消息的心思。
不过,两人还没动身,就听中庭有人喊,“公子,公子。我回来了。”是奉了包拯之命回包拯老家报喜的包兴回来了。
包兴兴冲冲的跑进来,看到赵铁柱也在,有些讪讪,“赵二哥也在啊,赵二哥好。”赵铁柱笑着点点头,“包兄你和包兴叙话,我去看看这房子改造后是什么样子。”
包兴刚从包拯老家回来,肯定有些私密的话要和包拯说,赵铁柱自然要避开些,没想到包拯却是看破了赵铁柱的心思,说道,“子厚不是外人,且留下吧。”
赵铁柱感觉到包拯真是没拿自己当外人,不由有些触动,就听包兴说道,“太老爷太夫人都甚是康健,听公子做了府尹,欢喜非常,大老爷和大夫人也是非常欢喜,大夫人还让我给公子带了一件东西。说是公子小时候在井中捡的一面古镜。”
包兴递过一个薄薄的包袱,又说道,“大夫人说这古镜有些古怪,有天二夫人的丫鬟秋香照了下镜子,忽然就变得疯癫,将二夫人的一只眼睛抠坏了,二夫人之后就大病不断,二老爷也变得无精打采的,气色很是不好。”
包拯有些讶然的接过包袱,打开,就见一面铜镜乍现,紧接着大放光芒,将整个房间都照耀的亮堂堂的。
而在房间里的诸人并不知道,当古镜光芒大放时,开封府府衙十里范围内,忽然有些地方有凄厉唳啸,继而消逝。
古镜的光芒逐渐收敛,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铜镜,包拯看赵铁柱有些好奇,将古镜递给了赵铁柱。
赵铁柱接过古镜,反复打量,没有发现和寻常的铜镜有任何不同之处,不由有些奇怪,古镜放光难道不是和手电筒类似,有着储电的地方吗,怎么看着就是一普普通通的铜镜,摇摇头,又递给了包拯。
看一眼和看无数眼的结果都是一样,既然一开始发现不来异常,之后也不会发现的,尽管知道这古镜不凡,赵铁柱也没有贪为己有之心。反正,按包拯的心性,只要赵铁柱开口,肯定还会愿意给赵铁柱把摩。
一边揣摩这古镜的作用,原理,一边听包兴又说道,“我还去见了公子的老师,宁师,宁师看了老爷的书信很是快慰,还说让老爷好好办事,尽忠国家,等等好多的道理,嘿嘿,我大部分都忘了,没记住。
之后,我去了隐逸村见了李老太爷,说了公子的消息,老太爷高兴坏了,说是随后就将李小姐送来和公子完婚。这里有给公子的信。”
包拯看了看书信,说是李小姐和母亲月内就可来京,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哎呀,这就来了?”
赵铁柱看包拯有些乱,忙问道,“怎么了?”包拯有些扭捏,“李小姐和她母亲马上就要来了。”
赵铁柱原道是有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么回事,“包兄,且宽心,嫂夫人和你完婚前的事都交给我来办吧,我家有老人对这些事熟,还有,不能让嫂夫人就这么过来。包兴,你好好休息,明日去找李叔,然后带人带车去迎迎嫂夫人。
包兄,今日咱们不能去找了然了,走,去老师家,你结婚的事,官场上人情往来需要注意的事还要老师指点一些。”
陪着包拯去了王芑家,将包拯结婚应该如何处理同僚和上下级尺度的事打探清楚,赵铁柱回到自己家将事情,尺度交给了孟老爷子,这些事还是交给老人处理比较好。
等这么来来回回一折腾,也到了晚间,吃过饭,赵铁柱例行休习观想法,赫然发现,他脑海中观想的青面神魔像竟然整个头颅都已点亮。
事情有点不对头,赵铁柱停下继续观想,发生了什么?怎么忽然就成了?虽然没有达到人之境第一阶大成,但是达到这样的境界,他已经可以尝试魇魔神法了。毕竟,通真观老道也就是这个水平而已,可是,怎么忽然就成了?
赵铁柱有些心虚,他其实更希望一点一点的慢慢积累,这么一蹴而就他并不喜欢,回想今日一天的行程,赵铁柱确定问题出在包拯那里,出在那面古镜。
可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赵铁柱想了一会,放弃了,无论是经验还是理论,他的积累都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尝试着运转观想法,青面神魔像的头颅在脑海中熠熠生辉。
一遍一遍又一遍,头颅下方的躯干顶端有了一丝光辉,赵铁柱感觉到自己修行的速度又快了许多,以前点亮一丝需要十遍二十遍,但是现在,只要三遍,这样看来,他修成人境一阶似乎花不了多少时间。
这是好事啊,赵铁柱有些暗喜,但是,欣喜的念头还没闪过,赵铁柱发现,怎么,怎么青面神魔像的眼睛似乎眨了一下,这不是他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