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外面的书生并不具备教导中高班学子的知识,但是只是教低级班学生识字开蒙的话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和我们一样窘迫境遇的人在这里获得改变,得到学习的机会。”
赵铁柱有些哑然,看来郭先生对现在的情况满意的不得了,推己及人,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落第书生,这学堂看来改变的不止是小乞儿的命运,还有一些先生的命运。
“没问题,之后我们会请更多的先生,郭先生你们也可以邀请一些朋友来啊,对了,先生的家人都来了没有,安顿好了么?”
“我们几个的家人都来了,也安顿好了,我之后会和朋友们写信邀请他们过来,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看着施施然离开的郭仪,赵铁柱看向有喜,“现在的先生不够么?”
“嗯,除了几位先生,我们一直是高年级的学生教导低年级的学生,但是现在低级班太多,高年级的学生又太少,所以,有些缺口,再等两年,升到高级班的学生多些,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
“这样不行,”赵铁柱想了一下,“高级班的学生课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而且有些会抽调到实验室,有些会到我们的工坊,教导低级班开蒙有些浪费了,还是从外面找些书生来给低级班代课好了。”
“知道了,二哥。”
“还有就是,这些先生的生活一定安顿好,最好是能将他们的家人一起接来。”
“放心吧,二哥,”有喜笑道,“这几位先生对分给他们的独院小楼满意的不行,他们的家人也很开心。”
“这么说,我给你们说的那种别墅样的房子已经建起了?”
“是啊,二哥,”秋雨叽叽喳喳道,“水泥作坊建好后,我们就实验性建了一些小楼,都挺好看的,也方便。”
之后,赵铁柱又去了工坊区,这里现在的工坊又多了不少,人员比学堂多的多,往来的运货四轮马车货物都堆得高高的。
这么看了一圈,赵铁柱有些欣喜,看来,学堂这里的基础已经扎实,在这有些封闭独立的环境中,现代文明受到外界的干扰很少。而以现代文明的先进性,有了基础,又有他指引方向,这里将会像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学堂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赵铁柱看来已经可以独立发展了,表扬肯定了一番来福有喜和秋雨,在几人乐淘淘中,赵铁柱进了实验室。
要说真的是不管任何年代都有禀赋过人的天才,实验室里的几个小伙丫头就是如此,他们原来不过是散落各地的小乞儿,被丐帮送来后,在学习中一日千里,远远超过其他小乞儿的进程,现在,他们都普遍有了现代高中毕业生的水准。
有些科目更是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准,现在已经开始了独立做实验,更有不少的成果出自他们的手中。
赵铁柱检查了一番他们的学习进程,又将之前有闲的时候编写的后续教材给了他们,指点了几个实验方向,就离开了实验室。
学堂这边发展良好,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赵铁柱不再过问学堂的事情,修行观想法之余,赵铁柱从脑海中抄录了不少现代文明后续的教材。
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已是天圣六年。
年过了,赵铁柱的假期也即将结束,他和哑叔回到了开封府的新宅,和孟老幺李叔等人好好的热闹了一番。
又分别拜访了老师上司同僚,转眼已是上值半月有余。
史馆,赵铁柱照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是记录去年大宋赏罚邢决的政令册子。
突然看到一个革职的名字,赵铁柱皱了皱眉头。
淮南路凤阳府定远县知县包拯因审讯犯人的过程中邢毙犯人,按例革职。
赵铁柱皱眉不是因为包拯革职,虽然包拯在后世是个名人,但是赵铁柱已经见过不少后世知名的人物,所以并不在意。他皱眉是因为这和他记忆中包拯的生平不符。
他记忆中包拯过了殿试后并没有任官,而是因为父母年老选择回家伺奉双亲,直到几年后才出来为官,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包拯不但直接去当官了,还居然被革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