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已经送过来了,只等陛下御批后就可以宣布了。”陈琳边说边递过一份奏折。
赵受益看了看,点点头,“就这样,贴出去吧。”
殿试通过后,在大宋就是妥妥的官员,所以观看殿试名单的人比省试时更多,赵铁柱一家又是全员到齐,就连一直和春雨,孟一等人学习的李小姐也跟着来了。
殿试的名单公布和省试时不一样的,殿试的名单有个称呼叫做三甲放榜。也就是有三个名单,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有三人,也就是通常说的状元和榜眼。进士出身一般是二三十人,赐同进士出身就要多很多了。二三百人都有可能。
这放榜的兵丁很有恶趣味,他们不是一起放榜,而是先是放出了赐同进士出身的榜单,现场立刻沸腾,不断有人高呼中了,中了的声音。
等二榜揭晓的时候,气氛有些凝重,很多举子面色大变,两股战战,显然这些都是落榜的举子。
兵丁立刻准备揭晓首榜,气氛再次高涨,却是无数围观的平民开始高呼“状元,状元。”
兵丁的手慢慢松开,立刻有个大嗓门高呼,“天圣五年,状元赵铁柱。”
“二哥,二哥,状元,状元”春雨激动的大喊,转头看向赵铁柱时,却发现赵铁柱不见了。
至于赵铁柱,在看到名单的瞬间就和哑叔一起溜了,实在是不适应这样热闹的场合。
吃了琼花宴,吃了谢师宴,吃了邻里间的流水席,赵铁柱的职位安排也下来了。
赵铁柱授崇文院史馆检讨一职。
实际上,北宋甲榜上的三人一般是授州府通判一职,这个官职可不小,是州府副职,也就是说在地方上,只有一个上司。而这个上司还管不到通判,反受通判制约。
不过,赵铁柱活动了一番,又有老师帮助,才随了自己的心意,入了崇文院,做个清闲官。
至于进了史馆,却不是他的本意,他本意是进集贤院,因为集贤院掌收藏、校勘典籍,里面有不少历代以来的孤本,杂书,对他探寻此方世界有不小的帮助。
不过史馆也不错,此馆掌修国史,记载了宋朝立国以来的所有事迹,还有地理山川河流,天地祥瑞,等等,同样对赵铁柱帮助不小。
而且赵铁柱也打定主意,既然进了崇文院,那么三馆密阁的书籍肯定是都要看一遍的,所以,具体到哪一馆也就无所谓了。
时间一晃,已是一旬过去,赵铁柱也熟悉了史馆人员和运作。史馆名义上的大领导是宰相,实际上的领导是判馆事,再下来就是他了,他下面还有令史、楷书、典书、亭长、掌固、熟纸匠、装潢直等员。
而史馆的事情并不多,所以,赵铁柱熟悉了之后,就进入了摸鱼的状态,躲在自己的官舍里看书修观想法。
当然能有这样清闲的状态也是他将权利下放以及自家产的礼物开道不无关系,所以不管是上司同级还是下属都甚是满意,大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随手放下手中一本记载大宋开朝以来诛赏刑判的书,赵铁柱有些走神,这书里记载的是各地方府衙审讯判决的诸多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赵铁柱单拿出了几个。
不是案件的审理有问题造成了冤假错案,而是这几个案子的处理最终都指向了宗正寺。
想到宗正寺,赵铁柱有些无奈,判寺事赵世安很明确的说过,不希望他掺和这些灵异的事,而且授官前,赵铁柱也试着想进入宗正寺,没想到不但收到了赵世安的警告,老师王芑也狠狠批了他一顿。
老师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神异忌言晦行,赵铁柱是理解的,毕竟他们一直身处的环境就是如此,所以,受到训斥后,赵铁柱也就收回了试探的触角。
当然,明面上放弃了,私下里他还是有些动作的。只是宗正寺严密封闭,效果几近于无。而他自身现如今实力不足,只能留待以后。
摇摇头,赵铁柱拿起了另一本有关祭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