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好纸好墨(2 / 2)丢了马的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纸,”了然惊讶的看着赵铁柱送来的纸张,齐整,雪白,光滑,坚韧,厚薄如一,“这纸太了不得了,赵施主,这纸很不一般啊。”

那当然,经过多道工序和化学处理的纸张比这宋朝的纸张先进不知多少,不过,赵铁柱对此不是很在意,这纸比之现代的纸张还有很大的差距。

“还有这墨,这是怎么做到的,粗细均匀,不晕不染,偏偏着色分明,这是什么墨?”

赵铁柱耸肩,这怎么好说呢?都是秘密。“了然大师,你看这十几张纸都是一样的,印刷术成了。”

“是,我看到了,”坐在蒲团上的了然拿着手中纸张看个不停,根本无视赵铁柱伸到眼前的小手。

忍不住的赵铁柱只好张口,“钱,大师,我家的钱都被我耗光了,才有这些纸。”当然不是这样,赵铁柱一家的铺子说不上日进斗金,但也是利润颇丰,不过现在多两百多张嘴后,有些紧张。想要靠着自身的力量把印刷场干起来,还真有些缺银子。

“赵小施主,不知你这纸这墨成本几何?这印刷的成本又是几何?”

嘿,老和尚被这好纸好墨给吓到了。

“大师,放心好了,纸墨的价格和其他书商差不多,印刷的价格大概是二分之一,所以,给钱。”当然不是这样,纸墨的价格大概是其他书商的八成,印刷的成本大概是三分之一,而等大规模制备印刷后,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这个价格,啧啧,看来老衲还占了便宜了。”

了然老和尚放心的拿出了一万两的银子,赵铁柱有些撇嘴,老和尚小气。这些钱也就能印个三万本佛经,估计都不够盂兰法会发的。

不过,有了这一万两场面也是可以撑起来了,拿了老和尚准备的盂兰法会上发放的三本佛经,赵铁柱回了马市街的宅子,告别孟石头,和哑叔带着十几辆货车几十号人朝着农场赶。

农场里变化不大,王福正带着人平整一块河边的土地,还搭建了不少的棚子,灶台。

“好,王叔,干的不错,几个先生来了没有?”

王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拉着赵铁柱走动一边,“几个先生已经来了,不过,你小子又要干什么,孟老幺蒋六他们就由着你?还有,怎么还有几个老油子?”

“哎呦,王叔,不着急,慢慢给你说啊,那几个老油子是蒋六叔要求劳动改造的,这个等我有空闲了再来料理,先随便给他们找点活。

这里,王叔,是要弄个印刷场,嘿,王叔,等着看吧,保证大把大把的银子赚进来,前段时间,咱爷俩可被钱愁坏了。对了,几个先生可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王福有些诡异的笑了,“你说呢,小子?我给你讲,这几个先生刚到就吐了仨,等晚上睡觉的时候看是大通铺,那脸色可是好看的很那。”

赵铁柱知道这农场的味道是很大的,毕竟养了不少牲畜,怎么可能没有味道,估计这几个先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环境,而住宿条件呢,现在也是比较困难的,“有没有闹着要走的?”。

“没有来找我的,我估计是脸薄。”

“那,王叔,我和哑叔带着不少人回来的,这里面有木匠有瓦匠有石匠有铁匠,王叔你给他们安排一下,我去看看先生去。好不容易来了,可不能让他们跑了。我得去劝慰劝慰。”

赵铁柱回来的时间是傍晚,这时农场里的人都已经吃过饭了,小孩子们四处嬉戏打闹,几位先生聚在一处聊着什么。

赵铁柱在距几位先生几步远的地方施礼,大声道,“先生们好,怠慢先生了。”

郭杨王高吴五位先生转过头来看着赵铁柱,久久无语。

这情况有点不妙啊,赵铁柱直起身子,“先生们,听闻先生们刚来时对环境不是很适应,不知现在如何了?”

“赵少爷,回来了?”这是郭先生开口了。

“哪是什么少爷,就是一小乞儿。先生,不知你们对现在的环境怎么看?”

“嘿,你小子可是担心我等留不下,先给你个定心丸,我们没有要走的。”

哟,这是怎么说的,赵铁柱还真有点把握不住这些先生的想法,这么直接的,好吗?

“这,这真是太好了,小子替弟弟妹妹们谢谢先生。请诸位先生放心,这里的环境只是暂时的,我们马上就会进行后续的建设,保证让先生们吃好睡好。对了,不知有没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我们改进的?”

或许是因为年龄最大的原因,一直是郭秀才在说话,“赵小子,我们需要书籍,需要笔墨纸砚,这里缺了不少。”

“有,马上就有,先生们还不知道吧,咱们这里马上就要有个印刷场,到时候要多少书有多少书,还都是好纸好墨造就的好书。

而且我还和大相国寺的了然方丈谈好了,到时将他们藏书阁的书全部重新印刷,咱们印的时候,多印几遍,咱们这里也建个自己的藏书楼。”

或许,书籍对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听了赵铁柱的消息,几个先生兴致来了,围着赵铁柱问个不休,等赵铁柱和先生们分别的时候已是夜色深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