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秀才(1 / 2)丢了马的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等了一日,孟石头回来拿出了几个人选,“这个是外地的秀才,名字叫郭仪,三十八岁,来自陕西,三试不第,现流落于大相国寺。

还有这个,杨怀,来自江南,同样是屡试不第,和郭仪为好友,同样落脚于大相国寺。

还有住在东鸡儿巷的吴秀才,小甜水巷的王秀才,高秀才,这几个都是你说的那种家徒四壁,性子迂执的人了。”

“好,石头哥,你这动作很迅速啊,昨天才安排下去,今天就有成效了,厉害。”

“哪有,不过是恰好有几个老乞丐听说过他们罢了,我还没查证过,具体的情形也不知道呢。”

“那走吧,先去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作为此时佛教首屈一指的庙观,自然有着巍峨气象,占地极广,禅院楼阁林立,还有着汴梁八景之一‘资圣熏风’的景观。

不过,赵铁柱和孟石头从来没有进入过庙观。以前,他们倒是在大相国寺的庙会上配合着乞讨过。乞讨所得,蔚为壮观。不过等他们转换职业后,倒是一直再没有来过。

这时,进了庙观,上了香后,孟石头朝着知客僧施礼,“大师傅,如何称呼?”“贫僧了然。施主。”

“了然大师傅,你好,我们想拜访郭秀才和杨秀才,不知他们此时可在?”

“不知施主所说郭秀才和杨秀才是哪一个郭秀才和杨秀才?”

“是来自陕西的郭仪秀才和来自江南的杨怀秀才。”

“郭施主和杨施主他们现在应该都在藏书楼看书,请跟贫僧来。”

转过几进大殿,走过三五个禅院,了然大和尚带着赵铁柱和孟石头停在了一处挂着藏书楼牌匾的阁楼,“两位施主,请在此等候,我这就去请郭施主和杨施主。”

看着了然和尚离去的背影,孟石头看着周边道,“真没想到这大相国寺居然如此富丽堂皇,铁哥儿,你说他们为什么要将这寺庙建的如此壮观?铁哥儿?铁哥儿?”

“啊?!”赵铁柱回过神来,自从进入大相国寺后,赵铁柱总觉得有莫名气场环萦,一直沉默着感应周边气场,“什么?嗷,你说这里壮观?还好吧,也就是佛像比较高大,大殿比较高耸,楼阁多点,算不上什么。

至于为什么这么壮观,自然是普罗大众敬仙礼佛的心思,就像是家里来了客人,咱们还不是拿出最好的招待。这寺庙也是这个道理。”

赵铁柱见识过后世南亚诸国金碧辉煌的寺庙,眼前大相国寺不过是占了高,大,两字而已,金铜的消耗并没有多少,琉璃彩瓦更是没有,也就是孟石头一直混迹于市井,见识的楼台馆榭比较少,如今才如此惊讶。

“不过,我倒是对这里的藏书楼比较好奇,也不知这里有多少藏书?不知道能不能借阅?”

“小施主,这里共有佛经一千六百册,其他书籍五千册。借阅不可以,不过可以过来抄阅。看来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呀。”却是了然带着两个书生回来了。

“大师傅好,两位先生好。”赵铁柱卖萌。旁边孟石头接过话题,“谢过大师傅,见过郭先生和杨先生。”

了然点点头,“施主你们谈,贫僧告退。”“大师慢走。”

送走了然大和尚,郭仪杨怀疑惑的看着孟石头,“这位壮士,不知你找我二人何事?”

“郭先生,杨先生,你们好,冒昧求见,还请见谅。我来是想请二位先生教导我家的弟弟妹妹们读书习字,不知二位先生愿否?”

郭仪有些疑惑,“不知你为何要来找我,我屡试不第,现如今更是寄居寺庙,教授学生恐会误人子弟,实不敢当。”

杨怀似乎有些心动,“不知你家弟妹年岁几何?适龄者几人?”

“郭先生,杨先生,都怪我口拙舌笨,没有说清楚,”孟石头打个哈哈,笑道“我兄弟来自回春堂医馆,家里弟妹二百有余,皆在七岁到十岁间,先生看,可行否?”

“什么?二百有余?”郭杨两人对视了一番,连连摇头,“壮士莫要说笑,休得戏耍我二人。”

“郭先生,杨先生,我怎么敢戏耍二位先生,家里委实有二百个弟妹,这些弟妹都是我等长辈从街上收拢的一些小乞儿,给他们吃喝穿用,为了他们以后的生路着想,才想着找先生给他们启蒙开智。所以说确有二百个弟妹。”

郭秀才杨秀才面面相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啊。

沉吟良久,郭秀才说道,“尝闻大中祥符二年,真宗陛下改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七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本朝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

旁边杨秀才接着道,“大中祥符二年,邑民富人曹诚,在戚同文旧学之地建立了书院。愿以学舍入官,真宗陛下大为嘉叹,“面可其奏”,下诏表彰,应天书院改为府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