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真定令沮授(2 / 2)雁回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下国相长史,安平崔博。”若是只说了是常山国相长史,可能无名之辈别人不知,但是一提到自己这名儿,他就有点膨胀,颇是顾盼自雄。

“有无凭证?”沮授说完,朝下边丢了一个系有麻绳的筐。

沮授也是个认死理的主儿,城门早闭就是出自他的命令,如今常山国大乱,他不可能因为底下那人说他是长史,就不怀疑他的身份。

崔博摸摸脸心道:咱长得难道就不像好人么?怎么地到了上艾需要验正身,到了真定还得来这一套。

吐槽是这么吐槽的,崔博还是将他的长史印给放了筐中,由着门卒将其提上去。

沮授仔细观察了好一会儿,开口道:“开—城—门…”

待入了真定城,崔博先是朝着沮授一礼,这会儿同上次上艾情况不同,崔博与那张涉同秩,但其有兵符。现在沮授可是千石县令,秩差着600石呢,虽有刘备调令,但也不能同日而语。

“未知崔长史来真定有何公务?”沮授引着崔博一行人往县府走,边走边问。

沮授此时看起来也就三十岁左右,身量颇高,面皮长得倒也不算差,只是那凝重的表情和脸上法令纹,总让崔博觉得这个人很难接近的样子。

“事关重大,还是到了县府我们再详谈吧。”崔博一句话将话题引开,和沮授聊起了私事。

这沮授还真是工作狂,眼看天将黑还想着公事,崔博和他聊私事还一脸不情愿的样子。

但是崔博那套话的技术,三言两语一夸,他沮授也是个自认才高的人,得到名满天下的崔郎称赞,自然也有几分飘忽。

从沮授口中得知,他曾被故常山国相袁德举为茂才,由此仕途开始。

好嘛,原来沮授也算是袁氏故吏,怪不得在原本历史上能那么干脆地为袁绍谋划,原来还有着这么一层关系。

当时崔博心里就凉了半截,心里也拿不定主意,这人倒是该不该亲近呢?以后会不会在叛变革命?袁绍此人可是图谋不小啊!

崔博在前世就一直认为,汉室衰微,袁绍绝对得背上那口黑锅,出馊主意让董卓入京,后面还想立刘虞为帝,可见他的心就不是多么纯良。

县府很近,走着不到一刻钟便至了,崔博朝着那些侍卫挥挥手,让他们先找个客舍住着,然后便和韩当跟着沮授进了县府。

现在时辰晚了,官吏都下班了,堂上就只有他们三人,分主次坐后,沮授便发问。

“崔长史此次来真定有何要务?”

“常山国军力有限,我此次奉命来募乡勇,以平常山诸县乱事,希望沮令帮衬则个。”说着崔博起身将刘备的手书奉上。

书中写得详细,还有刘备的国相大印,他沮授既在常山国为吏,自然是要听长官之命的,当下他便点了点头,算了应了此事。

“不知长史将如何征募?”

“当兵吃粮拿饷嘛!咱这是自愿从军哈,能者为伍长、什长、屯长、乃至曲军候、军司马亦可至也!”钱能解决的事儿,那能叫事儿嘛?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是钱给得不够多!

征兵牌儿往那大街上一挂,再各传消息至乡、亭、里,总会有不少青壮来应征的。

沮授摇了摇头,说不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