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烈这一问倒是给崔博吓得直哆嗦,老头中气十足,这一嗓子比起后世扩音器也不遑多让。
“小子尝读《仓颉》、《孝经》”《仓颉》和《孝经》篇幅很短,不得不说,挺适合幼儿蒙学,简单易懂。
崔博本身古文水平有限,读过一些古籍,但也比普通人高不到哪去,前身也没读过书,所以崔博最先读了这两本书。
“莫要拘谨,若有问题,可问来。”崔烈颔首,对崔博向学似乎很满意。
其声温暖和蔼,崔博顿时觉得自己可能应激反应太过强烈,提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仓颉篇》很短,只有数百句,崔博早已读完,只有数句不明其意,于是向崔烈提出了疑问:“汉兼天下,海内并厕,饬端修法。端字何意?”
崔烈道:“端,政也,乃避秦王政之讳也。”
“如此说,《仓颉篇》既是秦人所书,为何不是‘秦兼天下’?”崔博自然知道此文乃是秦人所书,而汉兼天下才是崔博的疑点。
崔烈没料到崔博能发现这个问题,愣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捻捻胡须,道:“阿博却是聪慧,可不知你所读乃是汉本,端亦有政之意,故未改也。”
听完崔烈的的解释,崔博恍然大悟,说的也是,要是再用“秦兼天下”那能合适嘛!
看不出来这便宜从大父,学问倒是挺深的,本着蒙学的态度,崔博又开了口。
“小子还有几处不解,叨扰大父…”此时他仿佛捡到了宝贝,犹如一个乖宝宝,大眼睛扑闪。
……
崔博请教学问,颇有收获。具体表现…嗯…能稍微理解一些古文意思。
虽然生涩,但也有点像养成游戏,学习就像经营自己一般,勉为其难的有那么一丢丢快乐感。
且就当是个游戏吧!
“今日唤你来,有一事——你年幼失怙,母亦改志,今日考校,欲为你寻一启蒙教师,明日上巳节,我将宴请郡中贤达,若阿博能有中意者,可自选之…”
看不出来,这个从大父对崔博还是挺上心的,若按照崔博的记忆,他们的关系自然是隔了四代。
也可能是这个时代的宗族观念过于强大,崔博也没有多想——
“唯大父之命。”崔烈的身份是晓得的,无他,在本地崔烈就是有这个能量,寻常乡儒郡儒哪个不想着巴着崔烈大腿。
想到这儿,崔博不禁多了几分感动,若是那管往生的孟婆也如此,那该多好,上来十连抽,历代兵家理论尽在吾脑,洋枪大炮应有尽有,各种心法得心应手,倚天屠龙点击就送,历代诗词文章张口就来……
可惜现实很残酷,它宛如拔X无情的渣男一般,掀起波澜,抛弃了崔博。
“那小子先告退,回家温习,子云:温故知新。明日必准时以会贤达。”在崔烈家待的时间也够久了,估计这老爷子累的也够呛,中途喘了好几口气,热水也喝了几盏,于是乎崔博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