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三思道:“如果我们输了,便把山寨拱手相让,绝无二话。”
朱武道:“好,如果陈达、杨春输了,我兄弟三人便拜于二位寨主麾下。”
陈达、杨春心存疑惑,这季三思、倪慑毕竟曾经是禁军马军营的军官,不知朱武哪来的自信一定能赢了他们。
只听朱武低声嘱咐杨春:“三弟对付倪慑,他性燥,使用的是重兵器,不能持久,你不要与他正面抗衡,避其锋芒,只要过了十个回合,倪慑必败。”
杨春心里打鼓,这比试武艺不像战场用兵,一招一式拼的都是硬功夫,就算朱武料事如神,难道对战之前就能靠制定战术取胜?
朱武这两年以来他见过许多武艺高强的军官和江湖人物,总结出一些经验,对季三思、倪慑的武艺判断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除非有特殊天分,正常人的武艺极限就是“锦豹子”杨林、“铁笛仙”马麟、“山夜叉”孙元、“金眼虎”邓龙这个级别的江湖人物,还有沈安、卢元、王吉、石敬、赫仁、曹洪、石逊、桑英等禁军指挥使等级的军官,武艺到了这个份上,很难再上一层楼,大家都差不多,如果季三思、倪慑有这个级别的武艺,必然是军中之宝,或者不至于只做副指挥使、军使这种低级别军官,或者贺太守不会仅仅被得罪,就将他们贬黜军队。
那么季三思、倪慑的武艺只能与“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病大虫”薛永、“打虎将”李忠相仿佛,在军队中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在江湖上还算个人物。与他们相比,陈达、杨春没有优势可言,但也不落下风,所以只要战术对头,至少有七成胜算。
正如朱武所料,倪慑使用的是极其少见的马战武器开山大斧,这种武器属于破甲类重兵器,在对付重甲骑兵或重装步兵时无视对手防御,破防优势明显,一对一骑马作战时前三斧极具杀伤力,骑马对战躲避不易,对这种重兵器格挡困难,所以使用大斧作为主战兵器的武将往往会秒杀或脆败对手,但是只要扛过前几个回合,由于使用大斧反复劈砍十分消耗体力,后续的攻击力会锐减。因此有了“程咬金只有三板斧”的说法。
倪慑抡起大斧纵马上前,大声叫道:“你三人谁来与我一战!”
杨春拍马舞刀相迎,倪慑看他近到前来,当头一斧劈向杨春,因为不是以命相搏,这一斧攻势虽然凌厉,速度却不快,给了杨春应对时间,这是因为倪慑见杨春年龄小,下手留有余地。
杨春是“金刀”杨令公的后代,尽管不是嫡传子孙,却也学了无敌金刀和杨家枪法。杨春将刀法和枪法融合起来,形成别具一格的刀法,不似寻常刀法以劈砍为主,而是以横削、纵切、直刺为手段,走的是刀法中罕见的轻灵路子。
杨春听从朱武的战术安排,不与倪慑正面抗衡,大杆刀辗转腾挪,时而贴着斧杆削倪慑手指,时而用刀尖刺倪慑面门,把刀法运用的淋漓尽致,倪慑为了避开杨春的轻灵刀法,大斧凶猛的攻势施展不出,几个回合下来,尽管打成平手,但倪慑心里清楚,杨春的打法完全克制了自己的大斧,败局已定,继续打下去徒损体力,于事无补,于是投斧认输。
季三思也知倪慑并不是因为武艺不济导致落败,而是被杨春的打法克制,心中不服,挺起三尖两刃刀直奔陈达,想要挽回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