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傅籍令?”王贲疑惑道。
“说起傅籍令,不得不说官屯。弟子当日所言的官屯,其实只适合没地实行,在边地实行实在不妥。”张羽闻言,尴尬道。
“有何不可?”王贲疑惑道。
“官屯需要的是安定的环境,边地战乱频发不说,军队亦没有多余时间管理屯田。若是屯粮收获时敌国寇边,那损失就大了。而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边军对于屯田所获,操作空间巨大。一个不慎,恐生大患。”张羽严肃道。
“有什么大患?军队有粮不好吗?”王离疑惑道。
“你是担心边军守将贪污屯粮?”王贲皱眉道。
“不错,只要在收获季节,来点敌军寇边之类的就可以将一批屯粮吞没。所以我从没想过在边地屯粮。”张羽道。“边军自足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这些粮食随时都可能真的资助了敌国,就像胡人,每到收获季节都会南下,到时这些屯粮必然是其首要目标。”
“那该怎么办?若是一直由内地往边地送粮食供养军队,耗费太大不说,还容易贻误战机。”王离心急道。
“不是还有傅籍令吗?”张羽笑道。
“傅籍令?”王贲二人皱眉道。
“其实应该叫全称:移民填边傅籍令。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移民、傅籍。”张羽将两个茶杯分开,分别以代表移民与傅籍两种。
“其中移民,便是移中原之民,以填充边地民之不足。而傅籍,则是在边地安家落户。”张羽指着两个茶杯道。
“二者有何区别?都是往边地迁徙百姓。”王离嘀咕道。
“呵呵!当然不一样。”张羽摇摇头道。
“移民,朝廷发布的是开荒令。所迁之民需要在边地生活三年,这些人大都是流放、因天灾人祸而流离的流民。国家驱使他们种植类似官屯一样的土地。种植的收成对半分,现在这些民众就是六国戍役。
而傅籍则不同,傅籍者,拥有国家发放的田地,是帝国公民,为了支持这些人落户边地,可以赦免其三年赋税。这些傅籍者就是大秦在边地铸起的血肉长城,完全可以以十户养一卒的比例供养起边军。
只要在六国戍役中宣布傅籍者拥有的好处,想必有不少六国戍役愿意成为傅籍者留在北地。毕竟经历数百年战乱,即使大秦这些年励精图治,阖左之民还是不在少数。而那些不愿意的,亦可在北地开荒三年后遣散回家。这三年内想必还会有不少愿意留下者。
若愿意成为傅籍者,帝国还通知其家属,有愿意前往北地的则由帝国负责安排其前往北地与傅籍者落户。
此策若实行,即使六国戍役只留下十万人,边地亦将固若金汤。而那些不愿留下的,亦知道为帝国开荒三年既可以回乡。帝国到时再免去其一年戍役,皆赐爵一级。这样一来,必然将大幅度减少六国与秦之恩怨。”
“此法容我考虑考虑,时候不早了,去前厅用餐吧!”王贲见张羽说道,点头道。
“诺!”王离、张羽皆知王贲现在需要思考,遂应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