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3章 灯下黑(1 / 2)皮四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无崖子担心也是白担心,并没有什么大蛇来咬他,反而他四根鱼竿的收获不错,彼此隔的不远,只要鱼竿一动,他就立马跑过去收竿。

没有倒刺的鱼钩钓鱼需要小技巧,无崖子三人都是行家,自然不需要尚宇来教,都是一气呵成钓起鱼儿,根本不敢溜鱼。

一直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尚宇觉得差不多了,索性站了起来,“无崖子,你们都收竿吧,跟我去看看收获!”

无崖子跑了过来,“师叔,你也钓鱼了?可是没有鱼竿啊?”

尚宇回道,“谁说钓鱼就必须需要鱼竿了?”

“那是?”

看着几个师侄不解,尚宇抱起睡着的小沧海,收起床单,“走吧,跟我去看看,小心不要踩到蛇啊!”

尚宇纯粹是恶趣味,这么热的天,蛇哪会在岸上待着?不过小心无大错,碰到什么野生动物或者毒虫也得防着!

当尚宇收起第一个虾笼,倒出十几条大鱼和大虾的时候,无崖子就明白了,“师叔你赖皮,你说钓鱼的,怎么用虾笼网鱼?”

尚宇说道,“我这也是钓鱼啊,不过没有用鱼竿罢了,喏你看,这里还有鱼饵呢!”

虾笼的构造很容易学会,连着鱼饵也是他们熟悉的东西,尚宇通过这种方法教他们,自然比书本教学来的快!

三十多个虾笼全部取出来,尚宇收获了两百多斤鱼虾,他全部收进储物戒,“走吧,咱们打道回府!”

五人一起回家,天气开始渐渐转凉,夕阳西下,红红的云霞仿若一只秃毛鸡,稀稀落落的挂在天变,预示着明天又将是一个大晴天!

“无崖子,师叔问你,你看过两小儿辩日么?”

无崖子点头道,“看过啊!”

“那你知道为何太阳中午小,傍晚大么?”

无崖子摇头,李秋水和巫行云也摇头。

“那就布置一个任务给你们三个,三天后告诉我!”

三人齐声回答:“是,师叔!”

回到家,尚宇和几人齐齐开始收拾鱼虾,溪鱼不像海鱼湖鱼,长的大有厚鳞,溪鱼最大长不到巴掌长,一身鱼鳞细密软嫩,根本不用担心煮不烂,尤其这些白条,煮一锅汤之后,除了细小的鱼刺和脊椎骨,什么也不剩下,全身的精华全部融入汤中,那才叫真正的美味!

如果一碗鲜鱼汤再加上一个糖醋萝卜夹馍,这日子神仙不换,可比地主家的大米白面有排面多了!

所谓的脍炙人口,脍炙人口,这鱼肉就是这脍:

中国早于周朝就已有吃生鱼片(鱼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出土青铜器“兮甲盘”的铭文记载,当年周师于彭衙(今陕西白水县之内)迎击猃狁,凯旋。大将尹吉甫私宴张仲及其他友人,主菜是烧甲鱼加生鲤鱼片。《诗经·小雅·六月》记载了这件事:“饮御诸友,炰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礼记》又有:“脍,春用葱,秋用芥”,《论语》中又有对脍等食品“不得其酱不食”的记述,故先秦之时的生鱼脍当用加葱、芥的酱来调味。《孟子·尽心下》亦有提及脍,这亦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原意是指脍炙的美味,后来指作品受欢迎和为人熟悉。

当晚尚宇五人以鱼汤就馒头,虽说喝汤混了个水饱,可是躺在床上的几人都浑身发热,面色徘红,各个都像吃了大补药一般精神抖擞,根本没有丁点赶山路的疲劳之态。

就连着几人的内力爺稍稍增加了一些,虽然不明显,可是这食补在于细水长流,不如药材来的威猛,可是时间久了那收益定然可观!

逍遥子已经在返回的旅途中,此时他坐在一个路边茶棚里,看到不远处的大宋官员坐在树荫下挥汗如雨,拿着蒲扇扇个不停!

这一幕引起了逍遥子注意,大宋官员一般都是殷实人家,再怎么落魄也得有一把折扇排面不是?这官员如何拿着一把蒲扇扇风,端是斯文扫地,他他看到茶摊老汉上前,,“这位官爷,不知为何这大中午的还急于赶路?喝口凉茶解解暑气再走如何?”

那官爷抬头看了老汉一眼,“嗨,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谢老丈的凉茶了,我是武人没事,可怜这些后生跟我一起受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