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首都友谊商店(2 / 2)海里全是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建国门外,一座四层的小楼,矗立在使馆区旁边。这里,就是首都友谊商店,无数时尚男女,期盼能进去的地方。可是,护照和外汇券,像两座大山,挡在他们前面。

1981年,友谊商店可是不好进的,即便来的人有外汇券,但只要没有护照,也是会被门卫挡住的,除非长得一看就不是黄种人,才有可能。

孙大海前世经常来友谊商店买东西,但那都是在九十年代以后,只要有外汇券就能进去。现在才1981年,正是友谊商店的门卫最为负(嚣)责(张)的时期。孙大海还真不知道,他们这一堆人,怎么才能全部进去。

真正有窍门,知道怎么进的人,是他的妈妈李翠凤。在乘车来的路上,李翠凤就已经交代好了。

在友谊商店的门口,两名门卫一左一右,像俩门神似的,挡在门前。

门外站着许多人,大部分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进出商店的外国客人。如果看到有东方面孔,很有可能是华夏人出来了,胆大的,还围过去打听,里面什么样?都卖什么东西?……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盯着每一个进出商店的客人。有人经过时,他们会小声地说:“ey ”,或者操着不流利的英语,请人代购商店里的某些商品,并承诺出来时加价购买。黑市中流通的外汇券和一些进口商品,大部分都是由他们老鼠搬家似的,一点点地兑换出去的。

来到门口,孙大海他们几个分成了两组。曹勇抱起孙圆圆,走在前面,曹月则是一手挽着她哥哥的手臂,另一手拉着孙大海,四人就像是个四口之家一样,一边用英语交谈着,一边走了过去。

当门卫想要伸手拦住检查时,曹勇不耐烦地掏出护照,冲门卫晃了几下,毫不停顿地带着人,走进商店大门。

李翠凤带着孙卫红,也过来了。李翠凤向另一名门卫,出示了她的记者证,并指着亮出旦复大学学生证的孙卫红,对门卫说:“她是我徒弟,是国家新分配来的实习记者,我们要进去做调查。”

八十年代初,在人们眼中,记者是很高大上的职业,是能代表国家的,他们写的新闻,能让首长直接看到。因此,记者证的威力,远高于当时的介绍信。

果然,门卫赔着笑脸放行,还主动说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帮记者找领导。李翠凤谢过后,带着孙卫红,从容地走进商店。

众人会合后,孙大海拉住李翠凤的衣袖,问道:“妈妈,这么轻松就进来了?您怎么知道可以用记者证带人进来?”

“在老记者圈子里,这不是什么秘密。友谊商店归三个部委共同管理,我们记者,人面又比较广,随便找找关系,就能找到管他们的人。记者歪歪嘴,商店的领导就到挨批评。以前发生过好几次这样的事了。所以,只要别太过分,友谊商店对记者进入,基本是不管的。”

李翠凤想了想,继续说:“其实,真来这里的记者也不是很多。记者,这个职业说起来好听,但收入也不比别人高,一样要养家糊口的,谁有那么多闲钱买这些高档商品呀,而且还只能花外汇券。”

孙大海小声地问:“不是可以倒腾点东西出去,门口一卖就挣钱了吗?”

李翠凤笑了笑:“记者一般都见多识广,眼皮子应该没那么浅。再说了,能成为记者的,多少算得上是文化人了,就为倒腾这点东西,万一被熟人看到,或是被公安抓到通知了单位,这脸还要不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