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居庙堂之高(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时期的科举可远不如日后之宋、明时期之考取进士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朱温刚刚建立后梁的时候,他下令科举取士,当时进入殿试的考生总共有一百五十七人。而唐朝开元年间,每年进入殿试的人数大约在九百人左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哪。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朱温所接见的这一百五十七个人实际上包括明经、明法、三礼等各科的考生,而且并不是所有科目的考生都是竞争对手,有的人可能只是到现场去当观众。因此后梁时代的这次科举考试只录取了十八名考生,而当年的状元崔邈只需要战胜十七个人就能够名垂青史了。

究其缘由,盖因战乱尔。至若偏方小国,兵乱之际,贡举往往废坠。十国大多不举行科举考试,举行科举考试诸国如南唐、南汉、后蜀、闽诸国,举行不常且不严格。

江南唐国今岁二月甲辰,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

三人?朝廷开科取士,仅录三人而止,是主考官太严苛?

当然不是。

李昪执政时,宽缓刑法,推广恩信,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建唐后,烈祖除了在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其重视教育可见一斑。

乱世重武,治世用文。烈祖登基,旋即开科取士。

唐末印某弱冠明经擢第,释褐太子校书,在南唐元宗保大中终命时,其子崇礼、崇粲举进士,一子崇简明经及第。虽然南唐印氏兄弟三人都从事举业的现象不能说是南唐的普遍现象,但足以说明南唐科举对士大夫已经有相当吸引力。朝野重文的风气已兴,南唐宰相严续初“以不学见轻同列,遂力教子弟、诸子及孙举进士中科者十佘人”,充分说明了南朝士大夫对子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科举崇重的风气已兴。

然而,彼时官员选举,多用上书言事拜官,每岁科举取人甚少。何解?盖因其时比较混乱,开科无常,授官没有保障,故起不到充分选拔士子的作用,只凸显了乱世出豪杰的特点。武人当道,武人轻视、凌辱举子的现象时有发生。彼时科举更多的时候,是割据政权为了装点门面而开科取士。但在某种程度上笼络了士子,提升士子参与政权的积极性,为贫寒子弟入仕登堂提供一定的机会。

至于科举内容,于李惟而言,倒不太算太难。

烈祖即位之初,便下诏曰:“前朝失御,四方崛起者众。武人用事,德化壅而不宜,朕甚悼焉。三事大夫其为朕举用儒吏,罢去苛政,与民更始。”然而,“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由此可知,烈祖李昪在位时,重视儒吏,以经义法律取士为官,力图革除武人为官之弊。其中经义为科举考试中的传统内容,而重视以法律取士的标准,则为科举考试的新趋势。然而此种趋势并未得到发展,南唐科举中重视法律的表现,除了设置明法科取士之外,其它再未出现以法律取士的例子。

是以,升元时期科举取士侧重法律,当受烈祖个人影响为大。以后取士多重诗赋、策论,重用儒吏,进士科考试内容多以试诗赋,另加策论。如今岁王克贞便以《高祖入关诗》试贡士。

经义、诗赋对于有开挂神器的李惟,只不过是打开记忆的匣子罢了。

策论,简而言之是指就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策,古代考试以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成为“策问”,也简称为“策”。论,即议论文。

后人总是把古代的科举视作八股文的考场,以偏带全,认为那就是不可取的老传统。其实不然,在古代,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皇帝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譬如:皇帝问你,如何征服契丹,你来提出自己的想法、见解和观点,策论做得好,马上就可以外放做官,或者进入翰林培养。

这可非后世那些空洞无物、泛泛之谈的议论文所能企及的高度。

彼时的士子聚会、将官言事、百官奏折、朝廷议政,无不是言来论去,讨论为纲,谈天论地,以见解评高低。所谓的“一言兴邦”,正是此理。

当然,此乃时代局限性所致。分条析理,解纷排难,于立谈之间树声望。要赢得更多的人对你注意,对你赏识,对你赞许,想与你交往,那就多写自己的观点,一事一议,一篇文章只表达一个观点,简洁而有力,犀利而练达。

当然,不要担心观点会引起争议,不要担心有人跟贴乱骂,越能够引起争议、引发讨论的文章,越能够加速你的成名。

李惟倒是想走此捷径,不过仔细回忆后发现,按既定的历史,后年、也就是保大十二年才会开科取士。然后,保大十三年北周南侵,江南唐国从此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既如此,入南唐为官意义何在?到头来大家伙一溜齐地归降北宋么?降臣啊,终究难听了些。

事实上,后周啊契丹啊南唐啊北宋什么的,于他而言,倒是没什么区别,只是因为生长于斯,自是不想让烽火烧烬了这方土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