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寻梅文会(四)(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城市是商业活动的产物,金陵、扬州等江淮城市的兴起虽历史久远,但在长期发展中由于缺少突变的基因,发展速度相当缓慢。究其原因,是城市商品化的程度远远不足以推进城市的脱胎换骨。

唐代大城市实行坊市制,到了南唐,金陵、扬州、润州等大城市都有专门的商业市场。金陵城内的坊市多集中在城南地区,其中所谓“鸡行”便是闹市区。

徐知谔在润州任团练使时,曾经“作列肆于牙城西,躬自贸易”。也显然不在城中规定的贸易之地,这种近乎“偷偷摸摸”的交易受到了徐温的批评。这同时说明,由于利润丰厚,象周宗这样的开国显贵经商,象徐家这样的重臣,都卷入了商品交易的潮流之中,应是大势所趋。不但城市里商业繁荣,农村里也商机多多。草市,圩场很是兴旺,不少圩市升为县或者置为镇,如新置海陵东洲镇,清江,海陵,如皋等升为县,泰州则升为州,成为江北重镇。

南唐重商及商业的活跃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富商阶层,他们甚至与士大夫共同执掌国运,开历代风气之先。南唐开国元老周宗,“既阜于家财而贩易,每自淮上通商,以市中国羊马”,成为政客与富商双料货。其交易规模巨大,闻于中原。

城市人口增加后,要住房,建筑木工就出现在坊中;道路要清扫,河道要清淤,就需要道路与河道的保养人员;城市范围大了,路途遥远需要车船,就有了脚夫和船家;有人求佛问道,祈求平安,就有了相命的,木平和尚“知人祸福,所言辄验,倾都瞻礼,阗塞街巷,金帛之遗,日积万数”。

商业兴起,商人的社会地位必然提升。是以,如李烨方能入县衙成为不入流的小吏,亦能破格提升为县尉。

而周宗的地位更是超然,其非止位极人臣,亦是天下巨贾,便是同是扬州人、今年再度拜相的冯延巳见了他也得尊称“前辈”。在江都,他虽已不大处理政务,但副留守冯延鲁亦是不敢造次,对其尊重有加。

这么一位政治社会地位突出的大人物,已是年近七旬,有那闲钱与心思去附庸风雅,谁能横加指责?

相反的是,能收到“梅园”的请柬参与“寻梅文会”,那方是身份、地位的体观,与有荣焉。

漫步花丛中,心绪渐渐放空,只享受当下的良辰美景。

但这番好心情总有聒噪的人前来扰乱。

听到那个独一无二的鸭公嗓时,不仅是常、杜二女变了脸色,便是李惟,也是暗自长叹: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冤家路窄哪。

这方衙内怎么哪哪都能遇上?实在叫人纳闷,更叫人郁闷。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这声音在这片梅林间响起,着实大煞风景,偏生他并无自知之明,仍一味的卖弄文才:“此联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对仗精致工稳。‘递’字,是说梅花内蕴幽香,随风轻轻四溢;而‘窥’字,是着眼梅花的素艳外貌,形象地描绘了禽鸟发现素雅芳洁的早梅时那种惊奇的情态……啧啧啧,衡岳沙门的这首《早梅》虽不甚出名,却是神妙毕备,意蕴隽永,堪称诗林‘咏物台’上的一枝独秀!”

见杜仲达一脸雾水的模样,李惟笑着问张充道:“子益兄,这‘衡岳沙门’可熟?”

张充稍加思忖,面露赧色。他自负才学不浅,却实在对“衡岳沙门”所知泛泛,只道:“似是一出家人、号‘诗僧’的,‘衡岳沙门’是他晚年的名号,至于其他,确是不甚了解。”

自唐末以来,兵祸不断,文化传承似有中断,若非极其有名之人,在这时期还真难以名扬四海。李惟好读各类书籍,在那世读过相关记载,对这“衡岳沙门”反而比较熟悉,说道:“正是这人了。此人本姓胡,名德生,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后名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著名诗僧,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其传世作品数量居四僧之首。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

月下梅林,李惟侃侃而谈,很有几分洒脱飘逸之气度。说到此处,他笑了笑,说道:“关于他写的这首《早梅》,还有一段趣事。话说他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众皆恍然,原来“一字之师”由此而来,再看李惟,益发的觉得此人博闻强识、才气逼人。

“是谁在这里聒噪?”前头那鸭公嗓怪叫,气冲冲地转出来一人,不是方伟还有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