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盐政(1 / 2)品涩居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惟终究还是了解了李家面临的困境,究其根由还是个“盐”字。

南唐产盐量大,海盐、井盐、湖盐等等,尤以淮南为最。早先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烈祖李昪的“息兵安民”国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但到了李璟当政,多用刀兵,且荒糜无度,重征徭赋,民间多有怨言。

国库日虚,皇帝与朝中衮衮诸公思来想去,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了盐业,这其中亦是经过多般博弈方有了决断,毕竟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太过重大,总得经过诸多谈判及私底下的交易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总之,多方蹉商后达成的统一意见是,不允许再有私人制盐,既有的私人盐场由朝廷出资回购——至于出资几何?绝不会乐观,盐商们大出血是必然的。

炎帝与黄帝为了争夺古代盛产池盐的山西解池,双方在阪泉打了三次大仗。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的部族并入黄帝部族,黄帝取代炎帝成为华夏众部落的首领,此战号称“中华第一战”。后来的涿鹿之战,不仅使黄帝捍卫了盐池的支配权,巩固和扩大了势力范围,也使炎黄部族战胜蚩尤所统领的九黎族和夷苗二族的一部分,形成了汉族的基础。

在此之后,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尧以平阳为都城,舜以蒲坂为都城,禹以安邑为都城,都在盐池附近,显然与保卫盐池重地有关。

黄巢在长安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齐。两年之后,他就被从皇帝宝座上赶下,不久即在山东泰安附近兵败自杀。

黄巢老家山东菏泽,三代都是私盐贩子。贩私盐在唐朝是死罪,但是利润奇高。作为私盐贩子,黄巢家里并不缺钱,所以在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造反的时候,黄巢的造反更多的是一种借机获取更大利益的策略。

王仙芝原本也是贩私盐的。就是王仙芝和黄巢这两个私盐贩子,摧毁了维持了近三百年的大唐江山。

盐铁之事,关系国祚。

在这江南之地,朝廷若是有了决断,接下来必是雷霆手段,可不会以软刀子割肉。

当然,具体政策尚未出台,这期间有背景靠山者正可使用手段以求利益最大化。呃,是以求损失最小化。

这不,趁着新任盐铁转运使尚未就任,各种走后门托关系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李家盐场经这许多年的经营,赚了个盆满钵满,也疏通了不少关系。此次朝政剧变,势必要伤筋动骨。杜家亦如是。

那日,李烨、杜山河二人备下重礼寻托关系,却是失落而回。礼物倒是送出去了,还赔着笑请吃请喝,不想昔日往来紧密的那些个紧要关系户一个个搪塞推托,含糊其辞,该拿的照样拿,该办的一件不办。嗟乎兮,徒之奈何也。

“硕鼠,着实可恶。”在姊夫面前,杜山河心下愤懑,也顾不上养气了。

李烨也是怒不可遏:“这姓方的使的好手段,狼子心肠,趁火打劫、火中取栗的本事真真了得。”

“姓方的”便是首任如皋知县方诜。如皋临海,水路畅顺,漕运便利,更因海盐而富庶。此地为官自然油水多多,可别小瞧了这七品小官,挤破了头要来主政一隅的可非少数。方诜乃是因了其兄、泰州刺史方讷才谋得其职。

李家在如皋经营多年,自是通晓为商之道,少不得要伺候好主管官宦,方知县处颇是费了番心思打点,至少明面上是给予了方便。

然而,此次李、杜二人登门,方诜先是让他们坐了一个时辰的冷板凳,姗姗露面后多是敷衍言语,旁顾左右而言他。即便李、杜奉上不薄之礼,方诜仍表现的无动于衷。

二人无奈,唯有先行告退,并再三恳请方知县,言说晚上于城中某处定了桌酒席,万望明府君拔冗前往云云。

晚宴上,二人又不动声色的呈上礼物,拣了方诜爱听的说词小心伺奉着。

末了,方诜终于表态说,朝中不日便有专为盐政之圣旨诏下,取缔民盐私售之政势在必行,朝廷会以三成价格收购民间盐场……言及此处,方知县叹道,朝廷政令不可更抗,商家亦是难为也。接下来方是正菜,方某人很是不经意的言道,若是李、杜两家愿意,他可以四成价格收购盐场,也算是伸了援手帮了大忙。

可别小看这一成之利,两家名下数家盐场价值十余万贯,一成便是万贯有余,寻常人家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有这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李、杜两家名下虽也有田地庄园,盐场却是支柱产业,纵然朝廷要回购私人盐场,具体方案却是没有定数的,四成?他方诜上下嘴皮子一动,就平白数万贯入袋?这也忒黑了些吧。

只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朝廷政令一旦颁告便不可抗逆,但具体细则尚不可知,就这般便宜了那“硕鼠”,实在心有不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