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被抓后,母亲散尽家产去疏通关系,最后还是没救出父亲,于是父亲秋后问斩之后,母亲一病不起,没多久也抑郁去世。
樊邱宇后来被同在玉京的舅舅收留了去,过了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
后来舅舅因病亡故,大舅母虽然依旧对自己极好,但二舅母和三舅母却更变本加厉的骂自己扫把星。
有一次贪玩不小心撞倒了二舅母的一个贴身丫鬟,二舅母更是一口污蔑自己小小年纪就预谋不轨,简直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
后来这样的事越来越多,偷盗赌博、逞凶斗恶、夜宿青楼、和地痞流氓整日厮混,种种罪名纷沓而至。
大舅母也对自己慢慢冷落,最后更是因自己和看门的阿贵生了些口角,也不问青红皂白,一股脑的把自己和自己平时穿的衣服一起扔出了大门。
“你这孩子,老爷在时还觉得你乖巧,没想到你不仅目无尊长、假装忠厚,更是嗜赌好色、仗势欺人。”
“原本我也不想如此,但再让你待下去只怕老爷几个孩子都被你带坏了去!”
“你去吧,哪里来的就回哪里去,若是实在没地方去你再回来,我再带你去玉京寺好好说说让你当个和尚,也不至于饿死街头!”
樊邱宇刚满十二岁,也是有些骨气:“大舅母好意心领了,外甥生性顽劣又无药可救怎好意思去玉京寺打扰清修。”
“外甥听说北方又在打仗,我去军营里喂喂马抗抗旗,想来也定然饿不死,有朝一日等我做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樊邱宇再骑着高头大马来你家报恩!”
后来樊邱宇果然去了军营,可军营不收,年龄太小,人又太瘦,来军营也只是糟蹋粮食。
无奈,樊邱宇只能到军营附近的小镇谋生,一位好心的铁匠收留了他,然后跟着做了铁匠学徒。
自古以来,一打仗,什么都难搞,铁匠却是意外。
今日赶制一批刀剑,明日赶制一批铠甲,又过几日马蹄铁也得重新制一批,更不用说弓箭的铁箭头每打一场就得补充一次。
虽然私制武器是犯法,但战争年代谁管这些,军爷拿着银子和铁石让你打造,你敢说不?
没办法,打仗物资短缺是常事,若只等朝廷分拨的武器,怕是武器还没等到,却先等到了敌人的刀剑。
樊邱宇在铁匠铺待了两年多,十四岁那年,遇到了寒魄仙宫的樊婆婆。
樊婆婆一惊:“这晁天齐怎么在边陲小镇做了个铁匠?”
那是樊婆婆第一见樊邱宇,因为西边分舵传来消息,说她要找的黑壮少年终于找到了,于是她亲自前去查看。
事后寒红菱第一眼见樊邱宇也吃了一惊,正欲靠近细看,又猛的扭头离开。
“很像,但他确实不是他,他看我的眼神没有那股傻劲儿,而且他明显有些畏惧了,不过用来应付五年没见过儿子的干娘却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