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妻离子散 穷则思变(2 / 2)江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长学是下定决心要搞他的多功能手杖了,不管媳妇怎么唠叨,李长学也不肯放弃了。开始媳妇唠叨,李长学还劝还申诉,时间久了,李长学就闷头干不言语了,夫妻间几乎陷入了冷战,这让慧贤更心寒。

不久,李长学先后申请的三个专利都批下来了。李长学拿着专利证书和媳妇商量,想把家里的全部积蓄都投入去开发模具而且还要借一些外债。

慧贤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李长学的意见,俩人的意见几乎不能调和。家里的温馨不见了,随着资金的消耗,冷战很快变成了热战。

李长学和慧贤同岁但俩人的经历不一样,观念更不一致。李长学年纪轻轻就离家远赴内地支援三线建设,后又在外奔波跑业务,经多见广视野开阔。

慧贤下乡返城后在家操持家务,对未来也没什么奢望,能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好。而李长学是有主意有见解的人,认准了事情就非要干不可的人。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僵,双方长辈知道了他们的情况也无可奈何。

一天慧贤紧绷着脸将孩子推给李长学,道:“你玩吧,你带孩子玩吧,你不出去我出去找活干。”慧贤已彻底对李长学失去了信心。

“我的意见,你不用出去找工作,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能操持好家务就行。”

“我在家看你玩这东西有气,我为嘛出去,眼不见心静。”慧贤已到了不生气不说话的程度了。

“你非要出去找工作,我也拦不住,孩子可以交给奶奶带着。”

慧贤出去找了一份工作,回来后再做饭接孩子心里更不平衡。李长学和慧贤的热战升级最终导致了婚姻的解体。俩人离婚了,孩子小,自然判给了母亲由慧贤带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也给了慧贤。

李长学遭受了重大打击,人也瘦了一圈。李长学一人在家里看着妻子和儿子的照片,经常禁不住热泪长流。他不恨慧贤只恨自己的无能,慧贤是在自己贫困时嫁给自己的,跟着自己受了这么多年的罪,慧贤哪怕是看见一点希望也不会离开自己。

这天李长学想着自己在三线大山里受的苦,想着自己这些年来在外面奔波跑业务受的罪,想着曾三番两次的死里逃生,想着妻离子散,悲从心来放声恸哭。

他的邻居,居委会主任高婶见李长学屋里黑着灯有哭声,不放心过来扒扒头。进屋见李长学泪如泉涌,难过的不能自禁忙劝慰。高婶是看着李长学长大的,他现在的处境高婶自是清楚,见他如此也是心疼,知道他还没吃饭,便生拉硬拽到自己屋里去吃饭。隔壁的张大哥也听见了哭声,他手里提着一瓶酒,拿着一包酱货,正过来准备和李长学喝两口,劝劝李长学,正好也被高婶一起拉进了屋。

李长学的父母看着李长学的情况当然是着急。这天李长学跟父母在一起吃完晚饭,李长学的父亲说:“昨天你高婶来了,她是咱们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她了解你的情况也很欣赏你能干,她将自己的储蓄拿来了一万元借给你用,支持你自己创业并说这钱别放在心上,日后赚钱了就还她,要是亏了就当是交学费了,她就不要了。我这还有一点积蓄是我和你妈准备用来养老的,你拿去用吧,不够,我帮你再找亲戚朋友借点。”

李长学听着老父亲的话禁不住热泪长流,他知道高婶也好,自己父母也好,他们钱都不多,一两万块钱就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他们都岁数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钱。

李长学一阵阵的难受,人家都说三十而立,自己已是奔四十的人了,不但没立起来而且还在依靠长辈,给长辈添负担。

李长学从高婶的举动又想起了李天宇、郭鸿儒,想起了自己人生路上的共产党员。他们是人自己也是人,他们能百折不饶自己就不能吗?一股斗志在李长学的心里滋长,随后的几天里李长学反反复复的盘算着策划着,斗志越来越坚,李长学决心孤注一掷投资多功能手杖。

李长学在机床厂工作的经历给了他很大帮助,他投资开发了模具,在高教授的帮助下投资试制了新型工程塑料。他找了一家塑料加工厂,小批委托生产了一百多支多功能手杖。

李长学带着他用心血研制的多功能手杖,来到滨海市著名的大胡同批发集贸市场。大胡同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素来有南有义乌北有大胡同之说,大胡同耸立的“沽上市厘”牌楼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李长学有个同学下乡返城后,在大胡同批发集贸市场租了摊位。他找到这同学,说明了情况。这位同学也乐见增加这个独有产品,俩人一拍既合。

“哥们,我当几天售货员,我卖东西的特点是跟演戏一样,你在旁边看着可别笑,你要是一笑,我就不好意思卖了。”李长学笑着跟他这位哥们说。

“行,行,我不笑。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卖,我是老批发了,咱常摊做生意要以诚信为本,要积累客户,你可别把的我信誉牌子砸了。”李长学的这位哥们一晃在大胡同做生意也有几年了,但他对李长学会不会卖货是一点也不了解,一听李长学说卖货像演戏,还真有点担心李长学砸了他的牌子。

“咱做生意跟做人一样,肯定是信誉地一,咱只能给你加分决不会给你减分,你就放心吧。”李长学见哥们将信将疑忙安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