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九章、棋社趣事(11)(2 / 2)麻烦大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吉备在太宰府任职期间,还亲自聚徒讲授孙子的九地篇和诸葛亮八阵图;嗣后1000多年,日本的将领、学者十分尊重孙子,研究不绝,有关孙子的著作有百餘部;日本古兵书的中心思想,大多出自孙子,且还有许多将领在实战中运用孙子兵法而成功的事例。

日本人士自称:“孙子兵法自奈良时代传到日本以来,给日本历史、日本人的精神方面极大的影响。”

西元1772年法兰西在巴黎出版了孙子兵法译本。

这是旅居BJ的约瑟夫?阿米奥神父受路易十五的国务大臣贝尔坦委託翻译的。

据说拿破仑在军中,常常手不停披法译孙子;另据柏林伯麦卢将军称,拿破仑曾讲到东方古昔教训的原则,就是指孙子。这是孙子西传欧洲之始。

英格兰在西元1905年由卡尔思罗普翻译出版孙子英文本。在此之前,一些精通中文的英格兰军官已在口头上传播孙子。蒙哥马利元帅曾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

俄罗斯在西元1860年由汉学家斯列兹涅夫斯基翻译出版孙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又出新译本以加强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希腊、罗马、迦太基等与奴隶社会有关的军事著作都在它之后。

德意志在西元1910年由布鲁诺?纳瓦腊翻译,在柏林出版德文版的孙子。据说德皇威廉二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见到孙子,十分感叹。

孙子在美洲大陆流传的时间比以上这些国家还要迟。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孙子的人才多起来。

如此高大上的世界顶级军事著作,其中的神妙已经登峰造极。

李铁如不过一名普通围棋爱好者,即使在承德市这么一个小山城,也还只是二流棋手而已;能够看得明白它的一部分精髓,就已经算很有古文功底了;想要得心应手地运用它到实践中,那各方面水平都还需要很大提升才有可能。

他那么想,其实还是反而过分“看轻了”《孙子兵法》这部巨著。

无论如何,看到此书,对李铁如下围棋方面的思想境界的提升有了巨大帮助。

孟凡栋来到棋社,李铁如问他这书是谁的?他不在意地回答,是赵东宏的。

李铁如赞不绝口,书真好啊,也不知是哪里买到的。

孟凡栋当时对赵东宏不怎么看中,对书也不是太上心,随意地说,夜市可能就有。

李铁如特意留心,后来专门去了南营子大街,在夜市买了《孙子兵法》。

同时还发现了《老子》、《庄子》,还有大名鼎鼎的《鬼谷子》。

都便宜得吓人,三十二开的小薄本,不过都是三四元钱,赶紧一并买回家。

所谓的《老子》,其实应该就是《道德经》,是道家核心经典。

爱看书,这是李铁如一大优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