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那子能赢七盘棋,不过是希望他能够进前二十名,也就是大概陈小军那样的成绩;哪想得到他窜到第12去呢?
李铁如竟然赢了八盘棋,那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希望那子进前二十名,李铁如无非弄二十多名就不错;第6?也就是李铁如自己有那样的梦想。
那么,衣志刚别太拖后腿,赢六盘棋,排到三十多名就很好。
没想到,人家居然排名也很不低,大致上就是三十名。
李铁如收获最大,个人第6名,还有五十元奖金呢。
申老师公布成绩,颁发奖励。李铁如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在前十名最靠后坐着。
赵东宏等待领奖时,无意回头看了一下。
见李铁如蔫蔫的样子一愣,奇怪地说他:“你倒是往前点坐啊,马上就要轮到你上去领奖呢。你这,怎么黄花鱼似的,溜边干啥?”
绝大多数业余棋手们,恐怕最喜闻乐见的就是比赛结束的公布成绩和颁发奖励这一刻;若是上台的少数人里面也有自己,大概更是喜不自胜。
但大多数人并不能达成这个心愿,非常多人别说前十名,即使前二十名都很难进去。
比赛通常是前八名有奖励,成绩公布到前二十名。
后来更惨,奖励前六名,成绩公布到前十名。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更加没有盼头。
曲终人散,还剩下一件事,就是申老师一一询问,哪位高手有参加省里比赛的主动意愿?
并没有问及李铁如,李铁如也有自知之明,没过去自讨没趣。
有实力的,无非是孟凡栋、朱元涛、李铁志,再就是张游和赵东宏、王志刚这几个。
除了自己有时间有愿望,还必须单位准假,给出经费支持,挺繁琐的。
下楼准备回家,李铁如前面,并肩走着赵东宏和王志刚。
他们俩也都有希望参加省里比赛,赵东宏担心供热厂会不会支持这事。
王志刚倒是自信满满,“我们钢厂绝对会支持我们俩参加省赛。”
当时承钢不同于后来,九十年代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好的,企业处于上升势头。
这样的背景,对承钢那些下围棋、下象棋的业余爱好者们,是一大福音。
李铁如对本届比赛已经非常满意,虽然并未一举冲进前三名斩获业余3段;但他收获了自信心,以为不久的将来,自己就能实现那个愿望。
去外地参加省赛,他虽然也有点眼馋,但心思不大。
最起码,他自认最多只有业余3段水准,即便能够参加省赛,也是多余白费劲的。
这一点,就可以直观地看出他没什么远大志向;相反,赵东宏、王志刚却都是比较有野心的。
所以,后来李铁如也一直都只能努力追赶别人前进的脚步。
回到家里,李铁如倒头就睡,他还以为比赛完毕,就啥事都没有了呢。
他刚刚睡着,就有人敲门。媳妇奇怪地打开门,进来一人。
惊叫:“咦,你怎么在这?”
李铁如媳妇也惊讶反问:“你来干啥?”
俩人各问各的,谁都不明白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