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少儿精力旺盛,记忆力绝佳。从小研究死活棋,长大时中盘战斗力会猛然陡增。
其次,从小老师们严格要求,很多业余棋手常有的俗手、恶手、随手等问题,都早就被一一纠正。
而后,从几岁到十多岁,积累了大量正统知识,棋力开始是循序渐进;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由量变而导致了质变。
赵东宏、小严、陈小军、李铁如等等众人,甚至包括老孟、张游已经另外几位一流棋手们,都远远没有孩子们这些优越条件。
老孟意外地看看李铁如,奇怪地问他:“你家在哪儿住啊?”
李铁如不在意地回答:“就在上面火神庙南兴隆街,邮电局后面,”
他恐怕人家不知道具体位置,还想要再解释解释。
“诶,咱们离得挺近,我家在小溪沟。正好咱俩一道。”老孟笑着说。
李铁如也很意外,真没想到,原来自己家住得与高手这么近。
有些心动,这要是想跟高手学习学习,可真挺方便的。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
连小严都比自己强不少,自己哪有资格骚扰高手呢?
这就是他独有的思维,换随便另一个人,应该会迫不及待申请,什么时候让我去认认门,哪天我好去找你学学?
这样呢,人家老孟自然就会顺水推舟,直接现在就领着去认门。还哪天干什么,今天不就行吗?
可李铁如心里那么转一转,念头已然打消。
这话他没说,老孟白白等了半分钟。更加纳闷了。
老孟真不是端架子,他天生不是那种人。
他明明看到李铁如挺有那心思的,以为他马上就会说出来,于是特意等了一下。
怎么都没想到,等半天白等了,好生泄气。
他与马少不一样,马少特别在意自己冠军(一流棋手)的形象,别人挑战他,他一定会挑三拣四一番。太低了不理,太硬了如小严又不喜欢。
他是喜欢下棋,而且真不拘对手;当然水平别太低,怎么也得差不多才行。
由于第一盘棋李铁如指出关键,就已经对他刮目相看。
可巧,俩人住得又那么近,他真有心与之交流交流。
这里面,有三大有利因素。
一是李铁如水平不低;二是两家距离非常近,方便进行交流;三是,现在不就算是认识人了吗?
老孟不知道李铁如怎么想的,也不好意思贸然开口邀请,毕竟还不熟。于是,好奇地问李铁如姓名。李铁如回答。
“哦,原来你就是李铁如,以前听说过,现在对上号了。”
第一次正式见面并认识,彼此印象都很不错。唯一不好的,是留下一个小小不值一提的误会。
其实,李铁如只是觉得自己水平太低,够不上与人家交流的资格而已。
平心而论,这正是自知之明。以他当时的水平,真若是去了老孟家里下棋,那一定是不挡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