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毕业季,仿佛都是写尽了无数的别离,曾经争吵过的人,背后骂过的人,到了离别的这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还是会舍不得。
然后,你会突然发现,开始喜欢上了学校图书馆的安静,喜欢上了自习室和谐的氛围,还有食堂里曾经不喜欢吃的烤肉饭。
那是真真正正存在的四年,虽然不是同所有人都关系好,但是到了离开的时候,却发现,原来自己还有一点割舍不掉,也有一些无法忘怀。
每一年的六月,学校里都会攒集无数返校的人,匆匆的写论文,匆匆的投简历匆匆的面试,匆匆的拍照。
当一群群人拍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当那些油腻的老面孔离开了,清爽的学姐走了,毕业季,就没了。
苏雅选择拍照的地方,是在一颗大的枫树下面,那是学校里最老的一颗树,枝桠覆盖的面积十分广阔,夏日灿烂的阳光透过一一片片青愣愣的枫叶,落下的只有一点点的亮点。
相机卡擦一声,就定格了大学四年的时间。
苏雅高高的扔起了学士帽,身上宽大的学位服更加衬的她人娇小玲珑,跳起来的那刻,苏雅使劲的抬头去看,却仍旧止不住眼里落下的泪水。
于是,直到照片都拍了完了,苏雅眼泪就铺满了整张脸,她擦了擦,才发觉,哭了的,原来不止她一个人。
苏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只是觉得这种情况下,伤感才是对的。
苏雅把学位服还了回去,广播里还不断的重复:“请毕业学子下午两点到礼堂集合,参加毕业典礼。”
苏雅插上耳机,隔绝了一切声音,和拍照的人说了一声,嘱咐人把照片的电子档发给她,就头也不回的朝学校外走去。
于她而言,大学四年,到底还是没有什么好回忆的。
以后?
苏雅闭上眼,从铺满碎石子的路走过去。
考研,出国,嫁人,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吧。
想到这里,苏雅突然笑了,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没了再去猜测他们心里想着什么的想法,只是加快了步子,想逃离这个地方。
苏雅走了十几分钟,才堪堪的看见学校的大门,在一座桥的后面,一根高高立起来的石头上,写了她的学校。
苏雅走过桥,那桥上五彩的旗子迎风飘着,好看极了,苏雅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学校的时候,就是从这座桥走过去,后面在学校里迷了路,在开学后的一个月,苏雅终于改变了自己觉得学校很大的看法,开始觉得小了。
如今从体育馆那边走到校门口,苏雅叹了叹气,原来,还是挺长的一条路。
苏雅回头,最后看了一眼,终于离开。
和过去的一切,说再见吧。
一切,所有的。
故事。
苏雅打车回到公寓,已经十一点多了,合租的李程还没有回来,苏雅换鞋就去收拾东西。
她的东西不多,书已经全部快递回去了,被子和一些生活用品。早就被她一点点的扔了,剩下的就只有衣服,苏雅开了行李箱,把衣服全都塞了进去。
刚好,一个大箱子。
大学结束,她也要走了。
收拾好了东西,苏雅把钥匙放在茶几上,拖着行李箱走了,她不喜欢离别,李程没有回来也好,也不用哭的死去活来的。
说来,她和李程的相遇也挺巧的。
李程是北京人,家也住在北京,但是在上海读大学,她们虽然专业不同,但是都是属于不合群的那种人,所以,就在外面,一起租了房子。
认识李程,还是因为大一时社团招人,她闲来无事就打算去转转,别的社团大都是敲锣打鼓,比如汉服社,前面都是古装的美女,还有动漫社和毛笔社,各类的社团都是五花八门,只有李程的社团简谱至极。
李程当时大二,从学姐手里接过了志愿者社团,到她这一届。就只有寥寥的几个人了,因为学校的团总支本身就有一个青年志愿者协会,所以,几乎都是去了学生会,参加社团志愿者的就少了。
苏雅在李程面前停了很久,于是李程问了一句:“你要加入我们社团吗?”
苏雅忘不了那个笑容,明媚的,像星星一样,几乎没有犹豫,苏雅立刻留了自己的身份信息,交了会费,进了志愿者协会。
在后来,苏雅实在是受不了宿舍里面的女孩子,就和李程一起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住。
大学四年,李程没有少给她帮助,不管是忘了带书,还是月经来了人不舒服,或者感冒发烧,李程都是陪着她,两个人像一个相护拥抱取暖的人,温暖了彼此的大学时光。
那怕是李程实习的时候,也都会隔了几条街,特意回学校这边住,苏雅也是这样,即便实习的地方离学校很远,她也是坚持每天晚上打车回来住。
如果说大学还有朋友的话,那李程,应该算是她唯一的朋友,到了可以用娘家人来形容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