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4章 舆论(2 / 2)汉阳老套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要是我,就只列上闻仲的六七条罪名,总结成什么七宗罪六大罪状之类,好记好上口,传播起来快!”

尚天恒细心的开始解说,让顾期有些不好意思。

“每一项就归结成两个字或是四个字,直接指正闻仲欺君误国、弄权、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之类的,佐以事例。还有陷害忠良,这个很容易激发大家的正义感,顾期,我记得,在帝国查办商容、梅伯、支比这些案件中,都有闻家人的证词吧?”

“是的,不过。。。”

顾期愣了一下,玄辛帝要办的铁案,朝臣们就算不落井下石,表态站队的行为自然少不了。

这本身就是个态度,向当权者表忠心的方式而已。

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说事,很容易被驳斥。

似乎明白他的心思,尚天恒微微一笑。

“有什么关系,众口铄金,咱们这份文稿并不用拿到公堂之上,更无需和闻仲、玄辛帝他们对峙,他们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只需要百姓们相信,口口相传就够了。”

尚天恒在微笑,话说到这里,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

首先,他要的就是打破闻仲在民间的金身,在舆论上先灭了对手。

这两年闻仲在四处征战救火,不少人把他视作支撑江山的擎天柱,在民间好评极高。

拿下顶着帝国大救星名号的对手,变数太多,谁知道关键时刻会有什么脑残跳出来。

既然打算做,就要铁板钉钉。

尚天恒就不会允许

有人破坏自己的计划,出现什么功亏一篑的故事。

其次,顾期担心所谓消息的真实性,在尚天恒看来完全是多余的。

这年代民间消息传播途径有限,真的等到发酵起来,谁会在意那些证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

反倒是这些和官方不一致的说法记录更容易让人相信,并都愿意推波助澜的演绎八卦一番,显示自己的与众不。

至于最后的真相是什么,反倒不太被人在意,特别是过于打脸的事情大家都会选择性的回避。

纵使是普通人,也愿意自己永远正确,而不是显得“盲从。”

因为这个缘由,后世的百姓才会一拥而上把那位要“五年平辽”的督抚肉分吃个精光。

至于他是不是忠臣,是不是含冤,当时谁在乎呢?

因为这个缘由,后世的百姓才会激动跳起来揪斗国家元首,恨不得踏上一脚让他永世不能翻身。

至于他是不是叛徒,是不是工贼,当时谁在乎呢?

在尚天恒那个时代,曾为探索真相不惜一切的精神凋零的所剩无几,余下的不过是追逐热点和娱乐的狂欢。

甚至就是些关系深远的消息,也被人选择的遗忘和存心的歪读。

刚不可久,群情激愤持续不了太久,热点转换才是王道。

尚天恒安排抹黑闻仲的那些舆论,本身就是黑衣社清查后的结果。

尚天恒只能感慨,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许多事情是可以掌控的。

真相掩盖在漫天黄沙之下,时过境迁很难还原出真相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