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携仙童做客岐山(1 / 2)小沙弥不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阳关,姜子期的屋内,孩童兴许是哭啼倦了,红着眼,紧紧攥着玉簪,躲到了父亲身后。

先生,凭何护我安然登岐山?

闻此一问,姬玄感不免有些愧然。

诚然,他天资上乘,在兄弟诸人里可列入三甲,却痴迷于琴棋书画之技艺,游离于风月红尘,修行六百载,才堪堪登上知命之巅。

知命入巅峰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以时日去磨,磨上千余载也就够了。

他资质甚好,六百载入此境,只是,知命距天门,尚有千载之途。

姬玄感攀上知命之巅,也仅是为了在外风流之时不必忧虑自己的生死。

他生性便是如此,只顾风月,不喜闭关枯坐,若是迫他闭上五六百载的死关,指不定也能有一二分登天门的把握。

只是,三五月不去楼阁雅间里听上一曲,姬玄感就觉着万事乏味,什么经文都看不进去。

比起从商的二哥姬玄赋以及从军战死沙场的七弟姬玄鸿,他姬玄感在修行一道上可算得上是一位才人。然而,与三百年窥长生的幺弟姬玄卿相比,却又差之甚远。

姬玄感自知长生之途渺茫,故而没有着手修习破入长生的术法,也没有准备入天门的手段。

余生乱花丛中过,岂不快活?

只是,千载之期将近,家族老幼皆有身死之忧,姬玄感在外漂泊半生,无所作为,却是颇有些对不住先人,对不住同宗子弟。

姜子期瞧见姬玄感神色落寞,还以为自己言重了,忙说道:“先生,姜某一时无心之言,切莫往心里去。”

“无碍,无碍。”姬玄感本是大方洒脱之人,多情却不善感,“经千载之前那一役之后,姬家已然跌出了氏族之首,然而,九城疆土之阔广,太过遭人忌恨。以月中城为例,仅一城就出了三位长生者,比之姬家九城还要多。公子南下,已然被贼子盯上,若再登一次岐山,势必会更为得罪百家虎狼。”

姬玄感言明利害,倒是坦诚。而今,姬家立于危墙之下,岐山四面,皆藏有皇朝百家探听消息之人,近些年来,何人进出岐山,何人上下洛水,这些个外人竟是比姬姓弟子更为清楚。

他此次前来,请姜子期去一趟岐山,是家中长者之命,也是长兄之意。

千载之期将近,长兄日夜谋划,呕心沥血,可长兄再多才智,也苦于无长生者可用。

而长生者,大周有,姜家也有。

“姜某懂了。”姜子期心中了然,姬玄皇遣子来此,请的是他这位病公子身后的姜家,请的是他膝下稚子背后的那一人。

月中城有三位长生者,乃是异数。中州七十二城,大多都无长生者庇佑,不过,似姬家这般九城仅有两位入天门之人的,也算是另一种异数。

不过,姬家千载之前,尚无一人得道长生,却是比当下的境况差得多。

他自嘲地笑了笑,言道:“先生怕是想错了,吾一采药人,左右不了家族决策。岐山之劫,亦是中州之劫,可吾姜姓一脉有祖训,后人不得入中州。”

“姜叔叔,小侄来此之前,父亲曾多次提到六字——尽人事,听天命。”

姬恬微微躬身,肃然言道:“吾姬姓一脉,立族三千载,几番遭逢变故,却仍颇有些底气。吾等不求姜氏长生者提剑北上,只盼来日家中长者受创之时,能有一二位采药人对症回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