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1章 孙坚一家来投(2 / 2)庐江小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蔡琰成功产子的消息快速在四郡之地传播开来。

接下来的几天,四郡之地都有官员来庆贺。

十天之后,程府门外,程颐带着大乔等待在门口。

不一会儿,街道的尽头,一辆破旧的马车缓缓驶来。

坐在马车车辕上驱赶马车的,是一个十一二岁,已经有些小大人样的少年。

在少年对面车辕上,则坐着一个五六岁大,腰间挂着一副弯弓的小女孩。

程颐笑着带着大乔迎了上去。

是孙坚一家。

如今孙策虽然离开了丹杨,前往投奔袁术,然而,孙坚一家其他人还留在丹杨。

几天前,程颐得到信函,他们也要来庆贺。

远远的,还没有到,就听到少年的声音道:“两位母亲,将军哥哥过来了。”

马车车帘掀开,里面跳下两个小男孩,一个十来岁,一个七八岁。

见到程颐,两个小男孩飞奔了过来道:“将军哥哥!”

小女孩见状,也飞奔了过来。

马车停了下来,大夫人和二夫人互相搀扶着下马车,朝着程颐这边走了过来。

程颐就要行礼。

大夫人和二夫人连忙制止。

程颐依旧坚持,她们才放弃,承受了程颐一礼。

程颐又介绍了大乔给她们认识,这才将小女孩抱了起来,朝着程府走去。

进入程府中,程颐请大夫人和二夫人坐下,步练师端来茶水,给众人倒满。

一行人喝了一会儿茶水,便见蔡琰抱着孩子走了出来。

大夫人抱着孩子,一边不停地逗着对方笑着,一边问蔡琰道:“叫什么名字?”

蔡琰笑道:“夫君非得让爹爹起名字,爹爹于是取了一个骏字,取自诗经中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的骏。爹爹希望骏儿能够像夫君一样优秀,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大夫人连连点头道:“不愧是蔡中郎。”

蔡琰问道:“大夫人,你们现在还住在丹杨吗?”

大夫人摇了摇头道:“如今伯符不在,仲谋也日益长大,我知识浅薄,经常被他问的问题难到,所以,我准备回富县。家里的亲戚都在那儿,一来有个照应二来我们也可以种些田地三来,也可以为仲谋几个孩子找几个好些的老师。”

二夫人朝小女孩招了招手,摸着她的小脑袋道:“还有,尚香也长大了。这孩子,原先伯符在家,还能每天教她练武。如今伯符不在,我们几个都教不来,她又哭着喊着要学。所以,我们还得给他找个武术老师。”

孙尚香仰起头,一脸认真道:“母亲,我想将军哥哥教我!”

二夫人吓了一跳,嗔道:“不要胡说八道!将军每天那么忙碌,哪有时间教你习武?”

程颐想到历史上孙尚香“弓腰姬”的称呼,笑道:“我觉得没问题。我和伯符情同兄弟,将军也于我有恩。如今伯符不在,我理应承担起教导这几个孩子的任务。”

程颐又看向蔡琰道:“而且,我能教武,至于文方面,昭姬和我岳父也都挺不错的。如今,他们名下已经有好几个学生了,不怕再加几个。”

程颐看向孙权,揉着他的脑袋道:“在这里的话,我也可以时时照顾到。以前你们在丹杨,我在吴郡,你们要替将军守丧,过不来我在吴郡忙着,过去的时间也少。如今丧期既然完了,你们都搬过来,也不用去富县了。”

大夫人和二夫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大夫人道:“既然如此,那就谢过将军了。”

地平线上的大汉帝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