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收还是不收(2 / 2)大秦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宠召来管亥派来的小渠帅详细的问了一下情况。亲自确定了这件事后,才让这些小渠帅下去,吩咐下人好生安顿他们。然后才把目光转移向了各位大臣。

刘征虽然此前在信中就已经向刘宠反应过自己的建议了,但此时还是第一个站了出来。

“父王,儿臣认为应该接受管亥的投降,青州黄巾有着百万之众,其中青壮有三十万左右,稍加训练,就是极好的士卒。更何况管亥此人也是不可多得的猛将,我们没有不收留他们的理由!”

曹操一统北方大地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那青州百万黄巾,确切的说是那大名鼎鼎的青州兵。他们是曹操最重要的兵源!相传这些青州兵战力剽悍所向披靡,且如牙兵卫士般只效忠于曹操一人。他们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据说最后是曹丕管不住他们,才放青州兵回家的。

既然今天有这么一个唾手可得青州兵的机会,怎么能够拱手让人呢?

看着言辞恳切的世子和颇为意动的陈王,陈宫和荀攸相视苦笑,最后还是陈宫出来提了反对意见。

“世子说的的确没有错,可是当下我军实在是太缺粮了,如果在接受这百万黄巾,恐怕难以养活这些军民。”

天高皇帝远,再说了,已经加入了陈国这个诸侯国,这些谋士就不考虑什么皇不皇帝的问题了,也不管不顾会不会被朝廷指责了。

现在刘宠已经彻底在幽州立足了,而且也没有什么人质把柄在刘宏手上。天下现在纷乱不堪,战火已经在四处燃烧起来了,这个时候,刘宏拿幽州也没什么办法。而刘宏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人,不可能为了对付一个刘宠拼命。这些谋士对这一点很清楚,这才敢胆大妄为地根本不考虑朝廷的态度。

刘征早就料到了粮草问题,和沮授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此前我和沮授大人也对此事有过商议,沮授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借粮。”

听到这话,无论是刘宠还是公孙瓒亦或典韦,都来了兴趣。而陈宫和荀攸却同时陷入了沉思,而荀攸却又在转眼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态。

刘征继续说道:“焦和暗弱,我们可以借着为青州剿灭黄巾的名义向青州借粮,想必焦和不会不给。而青州富足,必然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粮食,就算‘剿灭黄巾’此事结束,我们也可以利用幽州特产和青州交易。”

刘宠倒是纳闷了,这幽州自己也不是没查看过,能有啥大规模特产能买粮的呢?清了清嗓了,刘宠站了起来,开了口。“幽州有什么特产?怎么为父不知道啊!”

刘征看到老爹发话了,恭敬地回答道:“儿臣有妙法治盐,可年产数百万担。”

这不说倒没事,一说硬是把刘宠和其他人吓了一跳。但是更多的还是心想这刘征可真敢吹,年产数百万担张口就来。

就连一向淡定的荀攸也不淡定了,说道:“世子当真?”

沮授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挺刘征。“世子说的还是保守的,实际上只会更多。”

沮授的性格,大伙都是知道的。确实是个实诚人,既然沮授都这么说了,那肯定不会假。

既然如此,刘宠当下决定接受管亥的投降。但是怎么接收降卒还是有点说法的,起码不能现在就接收,不然还怎么朝焦和要粮!

而这人选吗,也得说道说道,刘宠身份尊贵,当然不可能亲自去的。刘胤和典韦有勇无谋,也不适合。文士就更不用说了。而公孙瓒毕竟是新来的,也不好办这事。黄忠和乐进的确有这个本事和资历来办事,但是人不在这。那么这个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刘征的肩上。

当即,刘宠下令此次接受管亥投降的任务,由刘征负责。随后,留下了刘征和一干文武商讨接收降卒的具体方案。自己则带着几个护卫亲自前往刘征口中的盐场“视察工作”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