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之战结束很快,但收尾的时间倒是花了很多。
根据战后统计,这一战总共斩首大约三万名匈奴骑兵,俘虏的匈奴部众合计二十万以上,牛羊牲畜数百万。
毫不夸张的说,匈奴人的精华都在这一战之中被赵国一举打空了,这也要感谢匈奴人的龙城大会,否则的话赵何想要在茫茫的草原之中找到一个个分散的部落那就真的是比登天还要难了。
如今在漠南和漠北草原上应该还分部着二三十万甚至更多的匈奴部众,但那些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小规模的部落,已经不足为虑了。
整整十天的时间,赵何驻扎在龙城,看着自己的部下们将这里建造出一座十分简陋的城池。
这座城池被赵何命名为“镇北城”。
在镇北城成立的同时,镇北都护府也宣告成立。
镇北都护府的疆域南至阴山、北至贝尔加湖,东至呼伦贝尔草原,西至阿尔泰山,面积大抵和后世的蒙古国相仿,但要更大一些。
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这个新生的镇北都护府其实只有不到一半的地方如今处于赵国的掌控之中,但赵何一点都不介意先来个地图开疆,反正迟早都是要划入赵国治下的。
就算以后真的因为各种原因守不住了,明确的行政划分也能给子孙后代一个“自古以来”的借口,让子孙们收复这片地方变得更加的名正言顺不是?
由于镇北都护府目前只有镇北城一座城池,所以暂时不划分郡治。
一万五千名赵国骑兵将常驻镇北城,负责监督和维护整个镇北城的安宁,之后每三年轮换一次。
赵何同时发布了镇北令。
在命令中,所有镇北都护府区域内的部族,凡是总人口在一千人以上的,必须每年前往镇北城报道,并上交族中一成的牛羊作为对赵国的税赋。
人口一万以上的部族首领,每三年必须前往邯郸朝觐一次。
不允许镇北都护府出现总人口超过三万的部族,一旦出现就必须要拆分成两个部族,否则视为叛逆,将派大军征剿。
不允许镇北都护府境内出现任何百人以上规模的厮杀,一旦出现追究挑衅一方的责任,若证实确实有恃强凌弱之事,处罚加倍。
人口不超过五千的部族可以随意在安北都护府境内任何无人放牧的地方放牧牛羊,人口超过一万的部族必须按照赵国官府划分的牧场区域严格放牧,不得越界。
所有人口超过一万的部族,所有族长的儿子八岁起必须要前往邯郸学宫进学十年,成绩合格方准予毕业归族,没有经过进学的不能获得继承权。
在所有合格的族长之子中,以迎娶华夏女子之人优先继承,若都迎娶华夏女子,则以成绩好坏优先继承。
如果任何部族所有族长之子在族长死后都没有继承权,则由赵国官方指定同族中人担任下一任族长。
所有加入赵国边骑军团,并晋升到百将行列的人都将获得前往镇北都护府以南定居的资格,如果晋升到五百主,则允许在镇北都护府境内独自成立一个新的部族。
林林总总,总计罗列了几十条不等。
这些是赵何根据后世清王朝对草原地区的参考,以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觐作为关键词,结合赵何自己对实际情况的思考而制定。
这当然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选择,但依靠着赵国强大的国力,赵何和赵国拥有足够的试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