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一草一天堂(1 / 2)行风散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莽早早的醒了,悄然起身的时候发现曹婧婧也已经醒来了,阿奴跟着也醒了过来,所以三人就起床了。

等收拾好行李被窝之后出门,发现这个修士已经在庙前扫地。

刘莽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的清修修士,这不是一个和尚,至少从未有正式批文承认他是一个和尚。现在由于镰刀与锤的管制以及财政补贴的原因,真正和尚能被承认的太少,而其他能得到体制承认并且具有一定佛学修为的人来说,相对于真正修行有所成就的来讲,所占比例太小。

而从这方面来讲,懂政治的和尚不是好和尚,但是听话的和尚,并且多是高高在上的和尚,如同佛祖。“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佛祖生心怜。道是浮尘遮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没有足够的实力,都无法见到这些真正被体制承认的高僧。

这倒符合华夏的一些体制内容。

相声界的郭公,被业界成为下九流的人,从事旧社会称之为下九流的工作,所说的相声很俗,俗不可耐,可是就如同被儒家视为阿谀奉承的叔孙通,为华夏传下儒家学说一样,也传下来了相声。在其身前,相声日薄西山,已经不被主流文化以及娱乐项目所认同。而在其手中,多少俗不可耐的相声段子中,把一个市井文化手艺,打造成了华夏的明星节目。而其无于此重大贡献的相声界人士,只清谈高雅的相声人士,却在体制内获得高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和许多假仁假义,人前“阿弥陀佛”,身后结婚生子,白天吃斋念佛,晚上夜店蹦迪的和尚来说,讲古佛而食鸡肉,热心留人而劝人向善,忍辱豁达,能自力更生,未得体制承认的面前的光头修士,就显得正派大气多了,这才是真正的佛子。

“施主,起来了么?”

“昨晚多有叨扰,说了些胡话,还请大师不要介意。”刘莽躬身。

“施主真知灼见,自成一家之言,贫僧虽不敢尽数苟同,但也算是有所增益。还是要多谢施主。”光头和尚还礼。“施主这是要准备下山了吗?”

“叨扰大师一日,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所以准备就此离开,还多谢大师款待。”

“施主是有慧根的人,只是慧根不在我佛,所以贫僧也不留施主了。缘来是聚,缘尽是散,缘深缘浅,自有定数。”

“过去是命,未来是运,前因后果,断在此时。”刘莽也回道。

“阿弥陀佛!施主慢走。”

“大师留步,有缘再见。”

刘莽等人没有接着下山,而是到了旁边另一个高峰之上,这里虽然没有昨晚歇息的寺庙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没有寺庙建筑的限制,所以这里倒成了比前面的台阶那里看整座山还要方便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