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9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 / 2)行风散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知道是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但如何去应用,刘莽就抓不住这个重点了。

这山有名,是庙宇给予的,但刘莽不能观想庙宇,这是对于自己

理念的否定。所以莽山的神韵应该是什么?

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仁,还是坐落在莽山上的各户人家?或者说应该是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还是山间的叮咚泉水,树梢的“哗哗”风声?

刘莽就那么盘坐着,一个个念头想起,又被自己否定,又重新拾起。刘莽心中不定,这就是有师父指导和自行感悟的区别。

刘莽这样喜欢率性而为,随机应变的态度,虽然有打破常规得到丰厚的回报的可能,而且已经在游戏上获得几次三番的成功。但同时也因为不循规蹈矩,陈瑾孝告诉自己的注意的事项已经很多不适合自己。

就比如此时的神韵观想,这是陈瑾孝所没有说过的,也是刘莽现在自己想出来而觉得可以有所作为的内容,所以该怎么观想已经全靠自己的随机应变了。

陈瑾孝也说过,这个法门算是最温和的,虽然行将踏错有反噬的可能,但也适合刘莽这种异想天开的改动,而且刘莽没觉得有什么危险。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阿奴和曹婧婧应该也听刘莽说起过,所以也没有打扰。而且曹婧婧在阿奴这个半吊子师父的指导下,也开始练习磐石法。

至于阿奴,看着刘莽以及曹婧婧相继盘坐在台阶上,也开始观想起自己的法门。

三个人就这么静静坐在寺庙前,刘莽脑海中感知到她们的状态,心里有些欢喜,心里也渐渐平静下来,念头也慢慢的减少。

“咚咚”刘莽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刘莽观想中听到了随着落日,在山上清修的修士们撞击钟声的声音,沉寂的念头在这一刻突然沸腾开来。

醍醐灌顶,福至心灵,刘莽突然抓住了莽山的神韵。不是草木鸟兽,也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那内藏的力量。

山能巍峨,千秋不易,万古不倒,靠的不是这些,而是内里堆积的力量,是无数的积累堆积压实的基础。蚂蚁可以搬倒泰山,靠的也是无数蚂蚁无数日夜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山的神韵就是无数微尘的力量的聚合,稳健厚重,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才是仁者乐山的体现。

所以,泰山封禅讲的不是说一个帝王的文治武功,而是说的这个帝王能够理顺天下道理,能够得到亿万黎民的拥护,得到其天下力量。而这种形式又反馈到帝王的文治武功上,所以才能有泰山封禅的底气和壮举。

自己的这次观想,观想的是莽山,虽然从级别上来说比起泰山的历史地位等要低太多,连名山大川都不是。但是其道理和本身,都是一样的,而这,才是刘莽个人的精神底蕴,也应该是自己观想的山的神韵,莽山神韵。

可是这个具体的道理应该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承载起这座莽山的重量?就如同自己挖土锄地的时候,整个重量最后都被自己站立的大地给承受抵消了。

那么,什么是自己的大地,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自己的大地?刘莽的想法已经到了这个上。

“这位施主这位施主”刘莽听到声音,睁开眼睛,剃着光头的穿着修士服的和尚模样在唤刘莽,阿奴以及曹婧婧已经在旁边等着了。

刘莽抬头看着看天,有看了看面前看着自己慈眉善目的和尚,再感受到了冰凉的大地,刘莽的心中闪过明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