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章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多谢)(1 / 2)月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帮我管理操作公司,有两个合作方案。”叶华笑道,“第一个方案,你拿固定工资,年薪十万,再拿利润分成1%。另外一个方案,没固定工资,利润分成15%,多劳多得,没收成就饿肚子。”

“哇,听上去很有诱惑呀。”白婷眨着大眼睛,有了些兴趣。

“呵呵。”叶华继续道,“还有呢,只要你辞职了跟我干,你高街买房那几万块我帮你还了,算是签约费。怎么样?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呵呵,昨晚就跟你干了呀。我当然是选择第二个方案,我相信自己的能力。”白婷点点头,红着脸握住叶华的手,“我现在每月工资都没有5千块,就是感觉你……,你会不会对我太好了?你这个条件可以找一个团队操作了。”

“哈哈,老司机先别开车。你平常是拿多少分成的?”叶华笑着问道。见白婷伸出三根手指,叶华闻了闻白婷的秀发,“你呀,还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忙,我们是一体的,利润共享,风险就要一起承担。我相信你,但不能乱来,每次有大动作,我要提前知道。我只管大方向,你管理团队和具体操作。我是学理论数学的,天生对数字敏感,以我的专业知识,我觉得我能帮你们把把关。”

对于前世港大女友的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叶华是全程陪读的,甚至很多资料都是自己帮她找的,所以自己对港城经济和世界经济有较深的了解。

“你学过经济学和管理学吗?我怕你才是乱来,毕竟我在这个行业挣扎8年了。我比你了解更清楚。我才是专业的!”白婷自信道。

以前听安姐说过,白婷操作手法很有灵性很稳健,帮她操作股票和黄金赚了几百万。

但你再专业能有后世眼光和经验厉害吗?

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高手死于杠杆。

出口就是30倍的杠杆,有这么稳健的老司机吗?你个仙人,容易吓出心脏病的。

叶华笑道:“我看过很多经济管理类的书,我发现,自从其实上次股灾后,前年开始股市已经开始慢慢回升,特别是房地产,港城就这么点地方,河那边过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多地少,在港府没出现绝对限制人口政策前,房地产必定火爆,特别是炒楼花更会疯狂得令人怀疑人生,我们先从房地产股票开始,有钱了我们搞房地产,让你做包租婆。白师姐,你对这有没有兴趣?”

炒楼花,是指买家在楼盘未落成之际只交数量很少的订金,订下一套或多套单元,之后转手卖给别人,套取高额订金,从中赚取差价。炒楼花属于期房炒作,以小钱博大钱,在楼市上升期,人们趋之若鹜,房屋只要满足预售条件,不需要现房状态便可以发售。

五十年代初期,“卖楼花”让某位年轻人一跃成为港城房地产的新贵。年轻人不但首创了“楼盘说明书”,还开创了“卖楼花”的先河。靠着“卖楼花”,年轻人赚得盆满钵满,收钱收到自己都害怕。一年里,用几十万的本金,净赚千万资产。活生生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大戏。

年轻人发明的“卖楼花”,也贴上了港城模式的标签,迅速在港城地产界流传开来,一度波及东南亚。后来,年轻人成为港城的“土地爷”。

到明年的时候,地价、楼价迅速大幅上升,投机炽热。那时港城的地产市道已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火箭般上升。以尖沙咀东部为例,地价在3年内上升了六七倍,楼价亦上升了3倍。地价、楼价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南洋资金更是大举入市。听说到时,港城“卖楼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缴付5%至10%的订金,便可购得楼花,进行投机,而炒家对政府限制楼花的种种政策,诸如对楼花转让加重抽税等,并不理会,投机炒楼风空前炽热。

炒楼风最炽热时,炒家索性整栋大厦炒卖,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当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炒卖。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售价从7亿元增加到17亿元左右,短短不到2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联邦、国际两栋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2次转手,售价从11亿升至22亿多,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

炽热的炒楼风进一步推动地价、楼价上升,房价已远远脱离当时港城市民的承受能力。据统计,1975年港城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尺约23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约9.2万元。当时,港城市民家庭平均月入1300元,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70.8个月(即约6年)工资。然而,1981年地产高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尺售价已升至约100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万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入约3000元,即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已相当于市民101.5个月工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