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郭之乱(2 / 2)祁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董白今年已经九岁,有些懵懂。她见到张辽,微微有些犹豫,怯怯道:“白,见过父亲。”

张辽命人将老妇和其余尸首收敛。董白眼中所见的是,那高悬门上的相国府匾,重重地砸落在地,昔日辉煌的董氏一族成为了湮烟。

而在未央宫中的王允等人听到皇甫嵩带来的消息,不由面色大变。对长安的政权来说,没有郿邬的物资,那该如何组建军队,荡不臣,甚至连三辅之地都无法经营,更不要说天家威严。没有钱粮,所谓的威严并不比屁实在。

王允马上建言:“董卓余党无罪,然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

他本想用郿邬的物资招抚凉州兵为己用,但如今郿邬物资被取,他只能改变计划,将董卓余党诛灭,平定动乱因素。

众人从其言,连宴会也散去了。

王允离去后,想要联系袁绍入长安,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且计划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杨彪建议慢慢来:“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则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杨彪的建议不可谓不中肯,先稳住凉州兵,再通袁绍兵马制衡。然而若是以杨彪的建议来,这便就没有王允什么事了。他回复杨彪道:“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

他焦急的想要收拢权力,平定不安因素,做中兴之臣。只是,王允完全不知道,整个长安又要陷入另一场漩涡中。

初平三年五月,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郡,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言:“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

手握凉州兵的将领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尤其是李傕、郭汜为甚,对自己的前途深感忧虑,当他们得知王允不赦免他们的消息时,更是心慌。

绝望之下,李傕、郭汜等人想干脆直接逃往凉州,不再来长安,忽而一人出言:“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众人一看,却是董卓生前倚重的谋士李儒。

李儒轻笑,道:“诸君意何如?”

此时凉州兵将领以李傕、郭汜拥兵最多,便以他们两人为首。李、郭对视一眼:“拼了。”

他们命人散步流言:朝廷意图杀尽凉州人氏,并相互传告:“蔡邕但以董公亲厚,仍不放过,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

李傕、郭汜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当晚攻打长安城门,皇甫嵩率军赶往救援,然而兵少被其所破,他本人亦是丧于流矢中。李肃见状,连忙领兵出逃,在青琐门中停住,意图唤上王允一同走。

王允神色悲呛:“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怒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李肃见此,便独自逃了。

李傕、郭汜追到宣平门下,见到刘协,叩头便拜。刘协壮起胆子问道:“卿不候奏请,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董太师乃陛下社稷之臣,无端被王允谋杀,臣等特来报仇,非敢造反。但见王

允,臣便退兵。”

却见王允走在宣平门下,呵斥道:“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汝独不闻乎?”

李傕出马前问:“太师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允大骂:“逆贼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有死而已!”

说罢,他便是径直从宣平门跳下,当场身殒。天子感恸,百姓丧气。

当在河内的吕布收到消息,不由叹息:“汉之终亡,终于此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