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十月,天下又起了一件小事,董卓威逼刘协废年号永汉,复称中平,其意昭然。于是讨董檄文传遍了天下各路诸侯。
东郡太守桥瑁接到檄文,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意图让诸侯早日举兵,与酸枣会盟。衮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纷纷响应。
豫州刺史孔伷率领兵马七千来至冀州。
青州刺史焦和率兵出境,因黄巾余党入境,未能起兵相随。
徐州广陵太守张超支持其兄张邈,率兵一万与之会盟。
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同时起兵响应。孙坚因路途遥远,并在袁术的授意下杀南阳太守张咨,来之最迟。
渤海太守袁绍来之最早,冀州牧韩馥虽未起兵,然而为诸侯供应粮草,酸枣在冀州境内,这也是一开始就商量好的。
河内太守王匡亲率六千兵马来至酸枣。
幽州牧刘虞派遣数千精骑赶赴南阳,交予因故留在南阳的儿子刘和指挥,支持讨董。奋武将军公孙瓒派其弟公孙瓒率一千白马义从听由袁绍调度指挥,刘备三人也在此列。两人需要担负边防重任,不能擅离,然而其举动无不在表明他们也在支持讨董。
并州牧吕布率一万精骑,带麾下张辽,雷铜,高顺赶赴酸枣。曹操亲自接待。
十余路诸侯会盟,天下目光齐聚。
同时,讨董檄文传遍天下,董卓面色阴霾,赶紧找来近日被冷落的李儒计议。他没料想到,这关东诸侯竟是如此大胆,竟是联合讨伐他。李儒只道是关东诸侯十余路,人心不齐,拉拢分化即可。董卓闻言,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便放下心来。
而刘协对此也是同样惶恐,因为关东诸侯的借口是:“迎天子,讨权臣。”而那个天子,乃是先帝刘宏的嫡长子刘辩,而并非他刘协。
刘协暗中见李儒,说:“今朕为天子,然有不臣欲立弘农王,当除之。”
他与刘辩本就没有什么兄弟情,如今刘辩更是成为了废帝,是弘农王。他自然是更不待见。如果关东各路诸侯讨伐了董卓,拥立了刘辩,那他该如何自处?
李儒心中为皇家淡漠的亲情感到一惊,这天子虽说是少年,然权谋机敏并不比任何人差,简直遗传了老刘家的天赋,只不过稍稍沉不住气。他对刘协回复:“臣知晓了。”
李儒起先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在他心中,关东诸侯人数虽多,可不过一盘散沙,洛阳虽为四战之地,却又虎牢关,汜水关之天险,足以拒关东。而对此,董卓也是这么想的。关东诸侯兵马不过新召,怎么能比得过从苦寒和厮杀中走出来的西凉铁骑。他未曾注意关西兵马不间断的劫掠富户,荼毒百姓,早已惹得民怨沸腾。
却见此时的酸枣内,诸多诸侯安营扎寨,泾渭分明。其营寨联结越有二百余里,兵马超过十万人。曹操命人宰杀牛羊,请各路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却见河内太守王匡先提:“正所谓蛇无头,不成行。今吾等奉之以大义合兵一处,势之为盟,当立盟主,听遣指挥。”
其余人皆道称是。
孔伷乃是当时名士,董卓掌权之时,为收买人心,大量任用名士,在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的建议下,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他最先问:“不知谁可为盟主?”
众人皆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