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联顾问不满意黄埔军校还请了美国教官,这也没有关系,孙逸仙完全可以用苏联教官的人数不够来说事,而苏联也不敢太明目张胆地向华夏派遣大量顾问西方的封锁可是刚松动没几年,难道苏联还想把哈默这条线掐断吗?那毕竟是美国教官!
常凯申是把黄埔军校当作自己发迹的根基,此时在黄埔军校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无论巨细,均躬亲处理,不假人手殚精擘画,只要军政事务处理停当即抽空参与校事,并且直接指挥和训示黄埔军校军事与政治训练。这种细致的工作都称得上婆婆妈妈了,但也正是因为黄埔军校初建,才需要从各个方面策划周到,这就是一个良好习惯或者传统的养成,也是一所军校要传承下去所必须的。
幸亏常凯申曾就读于日本振武学校,虽然只是日本正规军校的预备学校,但一样是按照日本正规军校的规则行事,所以,常凯申也算是了解军校的具体运作的,这一点,是比其他只在国内就读过保定军校的人有利的,也是最后常凯申脱颖而出的一项原因。
黄埔军校正式开始招生实在四月二十六日,这一点没有改,但在这之前就已经有很多心向黄埔的学生前来报名了,原本计划仅招生三百,但还不到招生时间就有超过六百人报名,经过紧急协商,最终决定第一期先招收五百人考虑到还有很多学子因为路途原因会陆续到来,作为革命政府是不能让这些心向革命、心向黄埔的学子或者热血青年失望的,那就间隔半年在招收一期,之后就要按年度招收学生了。
常凯申为了招生一事,也向亨利进行了咨询,主要还是对第一次办军校心里没底,不知道一次招收多少学生为好,亨利则向常凯申介绍了美国西点军校的招生情况,一个是西点招生的条件,比如需要有各州参议员及以上级别的推荐书,还有入学考试等等制度,入学后的第一年还有淘汰机制等等,最后,还对常凯申说到:“常先生,如果有机会,等我回国后,看看能不能建议国会通过和黄埔军校的交流访问活动,让你的黄埔军校也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美国军校的运作。”
常凯申大喜,能与美国交流,就代表他的学生能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军事技术,是什么样的意义?这绝对是亨利对他的示好,更是一份大礼!即使常凯申不了解亨利的背景,但仅亨利这一句话,就能看出亨利是属于那种金大腿的人物,关系好了的话,肯定还会有好处的。
亨利怎么不会知道常凯申的想法呢,这也正是他说出两校交流的话的用意。因为在亨利看来,美国一直在意图拉拢华夏,从返还庚子赔款,到建立大学,现在在多一个提供教官和两校交流,根本算不上什么麻烦事。
亨利很遵守他和孙逸仙的约定,就在黄埔学生入学的第二天,亨利为军校准备的第一批基础步兵训练的教官。就已经和部分武器一起到达了广州,这些教官都是直接从亚历山大公司的菲律宾恶龙基地抽调的,这里边即有退役老兵,也有驻菲美军的现役军人,当然现役军人也是以亚历山大公司的名义出现的。
这批教官的到来,第一时间就让黄埔军校的教育进入了正规。而亨利也就可以放心地离开华夏,返回美国了。
华夏之行,告一段落,虽然还有有一些事情不尽如人意,比如没有说动曲焕章一起合资扩建他的白药厂,没有去四川见一见刘湘,但说动了唐继尧,与孙逸仙达成合作,就已经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在华夏的布局,今后就看民党会不会如同原时空的轨迹进展了,那已经不是亨利可以干预的问题。
不过,回国说动国会同意西点与黄埔的交流,还需要亨利花费一些时间,这毕竟是属于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是亨利可以一言而决的,里边还需要有一定的利益交换,并且也对未来美国对战争采取的策略有关一个和美国友好,愿意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可是比总是自觉高人一等的英国要强的多,这一点,估计很多军方的人物都会支持自己,在欧洲作战的时候,他们可是没少收到英国人那种高人一等的眼光,没有哪个美国军官会对英国人有好感。
大战后,回到美国的远征军从军官到士兵,就没有喜欢英国人的,倒是对法国充满了友好的感觉,只是美丽的、风骚的、多情的法国女人,跟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亨利在五月中旬离开广州,六月初回到夏威夷,这里是新设立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锚地。
自从亨利提出建议,美国海军就积极准备成立新的太平洋舰队,建设或者说扩建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
而珍珠港作为基地的建设起始于1909年,开始修建舰艇的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随着1919年干船坞的竣工,配备了舰艇,又添建了潜艇驻泊工程和训练设施,设立了潜艇基基地。
随后,又修建了机场和海军飞机起降的各种设施,于1922年设立了航空站。因为华盛顿条约规定珍珠港不属于美国大陆,也就不在禁止扩建的海军基地名单上,美军扩建珍珠港就成了必要的举措。
但由于航母的建造问题,珍珠港虽然被指定为太平洋舰队的母港,但现在太平洋舰队还没有正式建立。算起来,现在只有部分战列舰等火炮类舰艇,以及两个陆基飞机的机场,相应的配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未来以航母为核心的舰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