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一九五零(2 / 2)端木武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月15日6:30分,随着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美国第十军在快速突围月尾岛中,拉开了仁川登陆的序幕。先头部队在北部绿滩首先登陆,然后借助M26重型坦克车作为掩体快速构建前线阵地,美国战斗轰炸机随即在航母上起飞,对周边地区进行地毯式的狂轰乱炸!试图把所有地雷全部排除掉。

19:50分,波涛袭来!水开始涨潮,美国人的大型军舰借此良机,大约七万五千名被牛奶和牛排喂养大的美国士兵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登陆!

当时,朝鲜人民军得到的情报是美国人可能在“群山”登陆,还以为美国人是在佯攻,所以仅派遣少数部队进行阻击。而当时进行阻击的人民军部队大多都是新组建的部队,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都比较弱。当阻击部队到达仁川时,人民军的士兵们统统都傻了眼。铺天盖地都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士兵,那重工业强国才能出现的重型坦克,大口径火炮还有像候鸟一样多的战斗机……

顷刻之间,前来阻击的朝鲜人民军都葬身于火海当中!

9月16日,察觉自己受骗的朝鲜最高领导人严令朝鲜人民军,以T-34坦克为主力发动反攻!可是没有空军支援的人民军坦克刚刚开出来,就被闻讯而来美国的战斗轰炸机炸成了破铜烂铁。

9月22日,美军又由仁川出发,直逼汉城,汉城告急!

9月25日,经过了人民军三天的拼死抵抗后,汉城沦陷!人民军被直接切断了补给,为了防止腹背受敌,人民军开始了有秩序的战略性撤退。但让朝鲜当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人民军一切噩梦的开始,出于被夹击的恐惧,人民军开始由大撤退转变为大溃败,战前的朝鲜领土纷纷沦陷,朝鲜当局迫使趋势不得不将政权中心迁往鸭绿江附近地区,写信寻求中国和苏联的帮助。

10月1日,共和国的第一个生日。

也在同一天美韩联军越过“三八线”,朝鲜战局发生了急剧变化!

也是在这天凌晨,斯大林收到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求援信,当时,斯大林正在高加索黑海边阿德列尔休养所疗养。读完信之后,他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斯大林意识到:如果朝鲜人民军失败,整个朝鲜半岛就会落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手中。远东的局势将立即改变,苏联的利益会直接受到威胁。苏联决不能让西方占领整个朝鲜。但是,苏联方面又不能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二战刚结束,苏联与美国仍处于友好关系;苏联国内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如果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对苏联是十分不利的。怎么办?于是,斯大林想到了中国。

斯大林对中国的情况也是了解的,中国刚刚结束内战,正处在经济恢复时期,十分困难。但他也考虑到了中国在东北的利益,美国在出兵朝鲜的同时,也派舰队占领了台湾海峡,这使中国不能顺利实现其解放台湾的军事计划。因此,斯大林认为,朝鲜战事与中国的利益也密切相关。他考虑的援助朝鲜的方案是:由中国出兵,进入朝鲜,直接支援朝鲜抗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由苏联方面向中国军队提供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弹药。于是,斯大林坐下来,提笔给中国最高领袖和周翔宇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他用商量的口气,向中国政府提出由中国直接出兵朝鲜的建议。他说:朝鲜的情况已变得极为糟糕,朝鲜的第一和第二军团已被敌军分割包围,在汉城地区又没有阻击敌人的部队,通往三八线的道路可以说是敞开的。因此,“我考虑,如果根据上述形势认为有可能出兵援助朝鲜同志,哪怕只有五六个师也好,以便朝鲜同志能够在你们军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建预备队。中国军队可以用志愿者的名义出师,当然,仍然是接受中国指挥员的调遣”。斯大林在信中还表明:他写这封信,并没有事先和朝鲜同志通气,完全是为了征求中国同志的意见,最后要按中国同志的意见来定,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因此,他特地在这封信的结尾处写道:“关于此事,我没有、也不打算透露给我们的朝鲜朋友,但我相信,当他们得知这一消息时,无疑会感到高兴的。”

中国最高领袖在做出出兵朝鲜的决策之前,在他的脑海里也反复考虑到了中国共产党与朝鲜劳动党之间结下的传统友谊,还有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等诸多因素。他的思想倾向是要出兵援朝的。可中国最高领袖也知道中国出兵援朝面临的困难,当他在与其他领导人在中南海菊香书屋的会面上,大家把这些困难在他面前摆出来之后,中国最高领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说得都有理由,但不管怎么说,别人要亡国了,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彭老总后来回忆说:“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反复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你们说得都有理由’,但如果不把它同朝鲜处于危急时刻联系起来考虑,那就是民族主义而不是国际主义者。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

美国人已经把刀子插到了中国人的脖子上,立国之战!不可不打!

于是,10月5日,中国军队正式开赴朝鲜作战。

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10月15日,麦克阿瑟将军在威克岛接受杜鲁门总统向他颁发的勋章时,他自信地说:“美国赢定了!抵抗会在感恩节前结束”。

那年的朝鲜的冬季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严寒!

那只有三千里的锦绣山河中,开始了一场世界级的较量!

中国史称:“抗美援朝战争”!

恢宏而悲壮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