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你就别去了,那安禄山当上了营州都督,免得再去横生枝节,现在风雨欲来,你实在不能再生出祸端来了。要去就去得远些,就去北庭或者安西,天高皇帝远的,随便你折腾!”
“小子也是这么想的!”
“那你小子就不用在这陪着我了,早些回去做好准备,多陪陪家人,这一别没个几年是相见不了的。”
想到即将到来的风雨,李成器就心塞不已,也变得萧瑟,于是便没了丝毫兴致,挥手就让张博滚蛋了。
离开了宁王府,张博也变得沉默,当路过长兴坊时,想起了那位慈祥的老婆婆,于是就走了过去,想着张相公又不在长安,正好去看看老婆婆,又不用看那张横竖都看自己不顺眼的老脸。
张九龄去了洛阳,管家张成等人也跟着去了,使得原本就不多的下人们就更少了。张九龄的品秩犹在李林甫之上,可两人的府邸却是天差地别,子孙和府中下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张博敲开了大门,门子探问道:“这位小郎君,请问你找谁?”那名门子看上去也才十八九岁,长得憨厚老实,之前张博从未见过想来是刚来不久。
张博说道:“小子张三,前来拜见相公夫人,还请小哥通报一声!”
“你是张三?可是野营张三爷。”听到是大名鼎鼎的野营张三爷,那门子一脸的惊奇,盯着张三上下打量,瞧着这个比自己还小上两岁的清秀少年,门子将信将疑的再次问道:“你是野营张三爷,你可莫要诓我!”
“难道还有人敢假冒张三不成,快去通报老夫人一声,就说张三拜见!”
“小六子,是谁啊?不是早跟你交代过了,相公不在府上不见客的么?”
小六子听到这话,连忙说道:“姑姑,这里有人说是野营张三爷,要拜见老夫人。”
“什么?可是陛下赐名张博的张三?”那道声音似乎是疾走过来,还没等小六子回话就已经到了门口,是一位壮硕的妇人。那妇人一看到张三,顿时叫道:“你就是张三,哎呦喂,小郎君快快请进。”
这位壮硕的妇人不是别人,名叫红姑,是张虎的亲姐姐,也是跟张博的亲生父亲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小六子是红姑的侄子,是张虎大哥的儿子,姑侄二人半年前刚从岭南来到长安。对于张博的身世,红姑是知晓的。
待张博进了府内,红姑一把的就关上了府门,随即抓着张博的手上下打量,看着看着,眼眶就红,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像,真像,真是像,真是太像了”
张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六子也是纳闷的问道:“姑姑,咱们可是第一次见到张三,他像谁啊?”
红姑醒悟过来,瞪了侄子一眼,说道:“好好的看你好你的门,多问什么!”随即红姑拉着张博的手道:“孩子,这就随我去见奶奶。”
见这位壮硕妇人始终抓着自己的手不放,张博也没想着挣脱,只觉得这位红姑没有丝毫的恶意,表现出来的情感就像自己是她的子侄一般。张博很享受这种来自长辈的温情,也就跟着红姑朝着府内走去。